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病因以胆管癌、胰头壶腹癌及原发性肝癌多见,大部分恶性梗阻性黄疸在确诊时已不能外科手术切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已成为非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但上述方法仅能解除黄疸症状,不能对肿瘤进行治疗。统计数据表明50%的患者在6个月内会发生支架内再次堵塞,而且经过长期抗肿瘤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情况都较差,胆道支架内再次狭窄或堵塞发生导致复发性黄疸后患者常常呈恶病质状况,病情常常迅速恶化以致死亡,支架再狭窄或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向支架内生长及良性上皮细胞增生,临床上尽管为了提高胆道内支架的长期通畅率尝试了很多方法,如覆膜支架、光动力疗法等,但少有进步,对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一种新技术能够提高支架的通畅率, 在支架放置的同时如何积极控制肿瘤生长特别是支架腔内以及支架两端的肿瘤生长成为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的关键。
热消融术是近年兴起的肿瘤微创治疗新技术,用于肝脏脏器等部位的实体肿瘤治疗已逐渐趋于成熟,但用于治疗胆道腔内恶性肿瘤及支架内阻塞的临床经验却相对较少。近年来胆道腔内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已经证明了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科许林锋教授通过对胆道射频消融导管的使用及具体操作的专项学习后,积极将该技术引入我院。该手术通过DSA的X线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肝脏的胆道,在堵塞胆道的肿瘤组织内“钻”开一个孔,于胆道腔内恶性肿瘤生长的位置引入双极射频消融导管,应用热消融原理杀死胆道周围的肿瘤细胞,有效减缓腔道周围癌细胞生长,再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达到长期疏通胆道的目的。该疗法安全微创、并发症少,不仅直接杀灭了恶性肿瘤细胞,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降低再次发生胆道梗阻的风险,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和胆汁引流的正常生理通道,患者术后黄疸均很快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显着下降,术后配合局部灌注热化疗术,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状态,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显着延长生存时间。目前我科已积累了一批采用胆道射频消融及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病例,其中一例患者目前随访时间已有1年,虽然长期疗效尚待观察,但是该疗法极具发展前景,有望成为恶性梗阻黄疸患者临床治疗的福音。
典型病例介绍(PPT所示病例):70岁女性,“身目黄染一月余,上腹胀痛一周”入院,临床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疸, 首诊收治我院外科,经评估后患者无外科切除指征,遂转入我科以求介入治疗,上图为我科行双侧胆道引流术后,清晰可见胆道肿瘤病变段。
患者术后第三日即拔出双侧胆道引流管,腹部外观上无明显创口,术后两月复查生化示总胆红素完全处于正常值范围,详细请查阅PDF文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