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或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期痛但没有器质性疾病,而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内异症、肌瘤、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月经流出道梗阻。
原发性痛经最常见于20-30多岁女性,在我授课的女学生里面痛经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我为此还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找出痛经的规律和特征。
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相比,更常在月经来潮后即开始。而疼痛的特点没有什么不同,痛经常为绞痛并伴有下背部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无关。痛经的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没有一个理论能全面解释此症候群。不同的患者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考虑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当月经来潮子宫内膜脱落时,内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并缺血。痛经越严重的妇女则月经血中的前列腺素水平越高,并在月经的最初两天内达到高峰。前列腺素释放也见于继发性痛经,其水平相应于盆腔的器质性病变而不同。
由于痛经与排卵周期相关,一般不会发生在月经初潮时,而是发生在青春晚期。14C26% 青春期女性由于痛经不能上学或上班。典型的是,疼痛发生在月经的第一天,通常在月经开始的时间,但也有人直到月经第二天才开始疼痛。疼痛呈痉挛性、阵发性。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也较常见。
通过大量地调查发现,痛经的临床表现从中医角度来讲,最多见的为两种:
1、是寒性痛经: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温则减,伴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畏寒;或有肛门坠胀感,此为血海空虚,肝经失温所致。
2、是瘀血痛经:腹痛剧烈,持续不减,无明显畏寒感,当宫中瘀块排出后,疼痛立即减轻。此为瘀血阻塞,不通则痛。
根据统计来看,寒性痛经占大多数,所以痛经的中医治疗就应当以温经散寒为主。可用温经汤之类的处方。
我本来不是妇科医生,很少给人治疗痛经,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这个病产生了兴趣。一次,有位中年女性找我看病,痛经发作十余年了,每次发作要剧烈疼痛3天左右,不能工作,真是痛不欲生。她经济条件很好,遍找了好多名医,都无理想效果,以至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以为这个病就这样了。我根据她的表现就是一个寒性痛经,但前面医生也有用过温经汤之类的方剂,于是,我作了一些调理,加大了温性药的用量,如小茴、桂技等等,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经前二天开始服用,结果那次月经剧痛由3天减为一天,她非常高兴,又继续服用半月,第二个月减为3 小时;再经过二个月的调理,现在已基本不痛了,她非常高兴,真没想到这个问题我给她解决了。
我把这个配方配好,拿给我们学生中有痛经的使用,做了大样本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而言之,经温为主,配伍得当,兼以活血,对原发性痛经是可以起到缓解或消除作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