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 其患病率较高, 达到2% ~ 5% , 患病总人数达2000 万~ 5000万。本病虽然看似简单, 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 手术方法诸多, 所用药物种类繁杂, 术后复发率很高, 使眼科医师面临许多困惑。以下我们简单谈谈其发病及复发的机制。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研究涉及到流行病学、病理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病毒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研究既有一致的结果, 也有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譬如,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的发现是翼状胬肉的种族、性别、年龄、遗传及地域差异与患者所处的纬度、工作及生活环境相关, 但不同学者对男、女性的患病率存在争议。病理学研究发现, 翼状胬肉病理过程中包含了超敏反应的机制, 但是对 I、III、IV型超敏反应是单一还是混合存在则有不一致的观点。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 翼状胬肉表现出与肿瘤相似的特性, 但究竟是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的失衡, 还是抑癌基因的突变仍不明。
此外, 翼状胬肉头部内多能干细胞或祖细胞的细胞周期紊乱, 端粒酶活性增强, 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强, 翼状胬肉上皮细胞抗凋亡减弱, 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1表达失衡, 翼状胬肉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 各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等现象, 与翼状胬肉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遗传学研究发现,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性, 但目前尚未获得一致的肯定结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环境因素, 如紫外线照射是翼状胬肉的重要诱发病因。日照中的紫外线主要起两个方面的诱导作用:。1.紫外线致球结膜变性, 结膜上皮细胞抑癌基因p53突变,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 /p27kip1 表达下降导致球结膜上皮细胞周期紊乱, 结膜上皮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异常增高, 凋亡调控基因Bc1 /Bax比值上调导致变性结膜上皮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活性; 2 紫外线致角膜缘屏障破坏,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失衡, 角膜前弹力层降解, 具有增殖活性的变性结膜上皮细胞侵入角膜, 在成纤维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和(或) 细胞因子作用下, 增生的球结膜进展性肥厚。若刺激因素消失, 则球结膜增生停滞于静止期, 若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则进展为活动期。
综上所述, 可以推断: 翼状胬肉最主要的诱因是环境因素(紫外线) , 最重要的机制是角膜缘上皮(干细胞) 屏障破坏, 最基本的病理是结膜的变性与增生。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我国该病手术治疗的一个棘手问题, 其复发率较高, 我国为20%~ 70% , 国外为24%~ 89%。初发翼状胬肉的手术复发率较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高。目前对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机制的研究较少。术后翼状胬肉复发除与手术方式、切除是否彻底、围手术期用药、术后刺激因素是否消除相关外, 个体差异与病变本身的状态也至关重要。眼科医师的手术技术水平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 熟练的手术技巧将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