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人类寿命的三大病魔中:论历史,则感染性疾病当属第一;论绝对致死率,心脑血管病是老大;但论治疗手段之复杂与昂贵,则非肿瘤莫属。多数肿瘤是难以治疗的,约100年前,人们认识到,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手段对其有明确疗效。如今100年快过去了,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手术更加精巧、放疗设备更加精准,药物更加有效,不少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在医学干预下出现奇迹。有效控制癌症的主要手段虽然其地位及重要性发生细微的变化,但其局限性并无很大改观:外科手术想治愈早期肿瘤,但是多数早期肿瘤难于发现;即使I期肺癌根治术后,其5年复发率也在一半以上。放射治疗想通过局部照射将肿瘤消灭,可往往肿瘤还没被杀死,肿瘤旁边的正常组织已不能耐受;或者虽然肿瘤被在局部消灭了,却发生了远处转移;为数不多的情况下,肿瘤是被放疗治愈了,但多数患者多多少少要承受放疗带来的毒副作用。细胞毒药物想通过车轮战术将肿瘤细胞斩尽杀绝,可多数治疗要么无效,要么最终耐药而一切药物不再有效,只有为数不多的患者因抗癌治疗而最终逃出生天。
来自美国的最新数据表明,经过规范治疗,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约六成超过5年,然而我国的现状是大约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在发病五年内死亡。即使生存期超过5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带瘤生存,不少患者的症状负荷相当重,生活质量低下。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而言,大幅度提高肿瘤治愈率是不现实的。治疗手段的五花八门告诉我们,人类在癌魔面前多数情况下是何等无奈。回首近100年来肿瘤治疗技术的巨大进展,我们对于癌症治愈率的提高似乎微不足道。然而我们似乎人为夸大了治疗的有效性,过度治疗触手可及:有效率仅30%左右的化疗药物被大量用于肺癌的不可手术期,约70%的病人被试错治疗,只为少数患者获得极其短暂的生命延长。不少手术未经严格评估就被执行,术中却发现肿瘤无法切除,或者手术做完了,患者却死于围手术期。我们重视调查疾病发生的流行情况,却对发生在身边的不合理或者错误医疗太多漠视。
在与癌魔对抗的道路上我们勇往直前,然而不应有的错误与冷漠也太多太多,现在是我们该认真反思并向盲目的医疗程序宣战的时候了。除了试验性研究,我们应选择那些疗效明确的治疗措施。可喜的是,在信息与循证时代,这不难做到。康复医学、姑息医学,循证医学、转化医学、整合医学…….层出不穷的理念反映着人们对医学价值与功能的勇敢反思,是我们该重新认识医学的使命与意义的时候了:首诊肿瘤,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诊断评估计划?首次诊断后如何使治疗方案的疗效最大化而风险却最小化?有效治疗后如何选择综合的康复方案?大规模不加选择的中药治疗是真的有效,或者只是心理安慰?借助日益明确的分子标志和不断积累的循证数据,我们是否可以使治疗更加个体化?在患者临终的日子里,在所有治疗手段疗效都不确切的最后时刻,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徒劳而痛苦的战斗?还是释然而安静地离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