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一般是指从胃粘膜表面向胃腔内突出的病灶(Gastric polyps can be broadly defined as luminal lesions projecting above the plane of the mucosal surface),临床上常见,而且种类繁多,有胃底腺、增生性、腺瘤性、炎症性、错构瘤等等;来源多样,有上皮性或非上皮性;可单发也可多发、少部分息肉还恶变成胃癌[1]。胃息肉本身并无症状,多数是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因为肉眼判断能力有限,所以内镜医生在发现胃息肉时,往往要钳取少许息肉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的类型及性质(简称活检病理)。对于个别小息肉,则直接全部钳除送病理检查。
据2015年美国消化内镜协会发布的指南介绍[2],胃息肉虽然种类敏多,但是统计发现70%~90%的上皮性息肉属于胃底腺息肉或增生性息肉(The majority (70%-90%) of gastric epithelial polyps are fundic gland polyps (FGPs) or hyperplastic polyps and are often incidental findings on endoscopy),其中又以于胃底腺息肉最为多见。散发性的胃底腺息肉可能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啦唑相关,癌变的风险不高。因此,病理证实的胃底腺息肉无需切除也不必因此而随访,除非他们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只有下列不到10~30%的胃息肉具有一定癌变风险、需要切除并随防。
1、增生性息肉 第二常见的胃息肉。在5%~15%的增生性息肉可发现异形增生及恶变。息肉越大风险越高,直径大于0.5cm的息肉应予内镜摘除。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环境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增生性息肉,无论大小,一律摘除,第2年复查胃镜,随后每隔3~5年复查一次。
2、腺瘤性息肉 少见,但其不仅具有恶变潜能而且摘除后还约有2.6%复发率,故一旦证实,最好通过粘膜下分离切除术将其切除,第2年复查胃镜,随后每隔3~5年复查一次。
3、家族性息肉病 罕见,遗传性,类型多种,主要特征是大肠和小肠多发性息肉,胃也常有发生,单个或多发,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的胃息肉属于胃底腺息肉。对于这类息肉,单或少数几个息肉者尽可能摘除,多发时则将较大者摘除。随访时机与肠镜同步。
4、林奇(Lynch)综合征 林奇(Lynch)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NHPCC),约10%~15%的结直肠癌属于此类型。此征患者同时易患胃癌、子宫内膜癌。故林奇(Lynch)综合征家属及患者均需胃镜检查,发现息肉即予摘除并随访。
参考文献
1. Park do Y, Lauwers GY. Gastric polyps: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rch Pathol Lab Med. 2008 Apr;132(4):633-40.
2. ASGE Standards of Practice Committee, Evans JA, Chandrasekhara V. et al. 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conditions of the stomach. Gastrointest Endosc. 2015 Jul;82(1):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