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大肠炎”简称(UC)。其病变主要发生在结直肠的黏膜层,局部以溃疡、糜烂为主,并多由直肠的远端开始,亦可逐步累及整个结肠。此病至今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
“肠痈”的发病原因除与自然气候的寒冷潮湿有关以外,还与饮食不节、寒热无度、生活无律、情志不畅等因素密不可分。上述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肝气不疏、气血瘀滞,脾胃不和,寒湿内蕴,清浊不分,蕴而化热,热盛肉腐,腐肉生脓。其符合中医外科“疮疡”发病的过程。
另外在其发病的过程中始终有“湿浊内蕴”及“气血瘀滞”相伴的特点,所以容易造成病程绵长不断,病情反复难愈。治疗中我们将“慢性持续型”和“慢性复发型”轻、中度、活动期中属于“湿浊内蕴、气血瘀滞”证候,需要“辛开苦降、升清降浊、祛瘀通络、补虚扶正”为治疗原则者,也即遵循中医外科的“补托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则选用经方“乌梅丸”加减煎汤或冲服治疗,最终可达到“温中散寒,分利清浊,疏通脉络,脾虚康复。”对于“慢性持续性”轻、中度、活动期者,还可增加“灌肠”治疗。
通过观察,中医药治疗具有症状消失快,病人依从好,药物费用低,毒副作用小,缓解期限长,“肠痈”疗效高。
乌梅丸方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Y厥也。Y厥者,其人当吐Y。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Y上扰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Y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Y。Y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由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上方因在安蛔止痛方面具有卓越功效,而被后世奉为治蛔之祖方,甚至将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方。对此方的其他作用几被习中医者遗忘。
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则说“乌梅丸是厥阴病主方,主治肝风内动,寒热错杂之证。乌梅丸一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之药,以杂治杂。方以乌梅三百枚为君,更以苦酒浸渍一宿,重加其酸,以酸收平肝熄风。因酸属木味,其先入肝,酸属阴味,其性收敛,正与风属阳邪而疏散动摇相对。
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之辛热以助其阳,温散寒湿;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升木;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补益,攻补兼施,诸药配伍,并行不悖,燮理厥阴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
如内脏经脉相传而致厥阴经脉证之眩晕、头痛、发痉、麻痹、胁痛;木土生克相传之脘腹痞胀、腹痛、呕吐、呃逆、吞酸、便血;手足同经相传之昏厥、烦躁、癫痫、失眠、郁证、狂证;下焦肝肾同属冲任之痛经、崩漏、月经不调、奔豚、白带、不孕等症,只要诊断其证属厥阴阴阳寒热错杂,肝风内动,皆可用乌梅丸,可取得异病同治的效果。”
对于方中加减药物的使用经验也与大家交流一下:
4、腹满胁胀 苏梗 佛手
5、肠鸣辘辘 葶苈子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通过对中医外科古籍学习,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应属于中医的“肠痈”范畴;在其病机上我们认为属于“毒滞经络”;治疗上我们采用中医外科“托法”之中的“补托”之法为主,即以“辛开苦降、升清降浊、祛瘀通络、补虚扶正”为治疗原则,选用的方剂是以“乌梅丸”为主,重点强调的是在方剂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这对于延长缓解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