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人类皮肤疾病的一大顽疾,我国的患病率在0.1-3.0%之间,患者基数比较大。然而,对银屑病的治疗目前缺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所以目前的银屑病陷入了“难治乱治”的窘况。银屑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根据医生的指示,还是能对病情起到很好的控制。
1、银屑病严重程度不一,会遗传,但不一定病发。
很多患者对银屑病的认识并不明朗,梁燕华大夫指出,银屑病分为很多种类型:比较轻的叫做点滴型,轻中度的斑块型,难治的有脓包型,红底病型,影响到关节的有关节炎银屑病等等,从轻度再到重度对患者的影响不一样,患者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点滴型的病就是身上出现针头芝麻大小的斑点银屑,患者不会很在意,有时候在基层医院甚至诊断不出来,诊断为其它过敏性疾病误诊误治,过敏性疾病的激素治疗就会加重银屑病使点滴型转化成斑块型。
银屑病会遗传吗?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发现有30多个基因跟银屑病相关,有染色体位点的有35个基因已经证实跟银屑病有关,所以银屑病可以说是一种会遗传的病,但是遗传和发病是两个不同概念,如果你体内的诱发因素抑制好了就不会诱发银屑病。
2、银屑病能根治吗?目前尚且不能,但可以控制。
对于疾病的治疗,很多人都会关心这么一个问题“能根治吗?”,对于银屑病也同样有此一问。银屑病本身不能根治,因为这是一个跟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跟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银屑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但是通过规范的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银屑病的治疗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所以患者最好自己记录自己的治疗情况:具体的病情、严重程度、既往治疗情况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治疗的药物、药物的剂量、当时病情的程度、用药后是否好转还是加重还是无效,患者本身可以直接获取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这样能方便医生作为参考。
3、治疗银屑病不能乱用激素,自行买药更不可取。
有很多患者反映自己采用了激素治疗,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加重了,那么,用激素来治疗银屑病靠谱吗?梁燕华主任指出,原则上是不主张用激素来治疗银屑病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说特殊类型的银屑病,脓泡型银屑病适合用激素治疗,全身小的脓泡,跟我们平常见的银屑病不一样,小范围发疹样的脓泡,也可以激素治疗,而普通的银屑病是不适宜用激素来治疗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关节炎型银屑病、红位病型银屑病如果使用激素治疗会加重发展加重银屑病病情!梁燕华大夫还指出,在临床上常常碰到有很多乱用激素的银屑病患者,受到了肥胖,象心性肥胖,关节坏死,多毛,激素的副作用影响,实在是让人痛心。对于银屑病等慢性疾病都不建议自行买药,要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之下用药。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观念:治疗银屑病就要把皮屑赶尽杀绝,那么,这真的能做到吗?把皮屑赶尽杀绝是理想状态,因为银屑病就是皮屑多,如果能够把体表的过度增殖的皮能够控制到平滑正常的皮肤状态那是最理想的状态。除了通过治疗,在生活上注意调节,也是能做到把皮屑赶尽杀绝的:远离烟酒,不熬夜,避免潮湿环境和紧张焦虑。
4、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有四大优势,弊端:能量过高或致光敏性皮肤病。
除了用药之外,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也是较为有效的办法,梁燕华大夫介绍指出紫外线是传统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之一,最新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以刺激皮肤里面T细胞的转化,使PH1细胞转化为PH2细胞,银屑病是以PH细胞为主,PH细胞少了转化为PH2细胞,平衡了银屑病也好一些。紫外线可以影响T细胞的功能。T细胞免疫学的功能,目前来讲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是可以的,有它的理论依据。
然而,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有四个有点:可以进行局部调节,影响银屑病的发展;使用方便,不用像涂抹药膏一样全身都涂;价格便宜,比较实用;携带方便,可以在家自行治疗。然而值得提醒的是,紫外线如果能量太高了会产生副作用,有增加光敏性皮肤病的风险,所以一般是建议到患者到医院进行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到医院做银屑病紫外线治疗的患者一般来说是根据对紫外线的反应,一般是治疗一到两周观察一猜,然后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
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并没有固定的疗程,而生物制剂治疗则需要按照流程,生物制剂疗法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5、银屑病治疗心理因素至关重要,饮食不宜刻意忌口,可做“饮食日记”。
除了药物,银屑病的心理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银屑病的诱发因素是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等都会有影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有很多专家做银屑病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会降低甚至有些轻度银屑病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可以不使用药物,有些情况下仅仅心理治疗就可以控制疾病。
很多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都会关心饮食对疾病治疗是否有帮助,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生活习惯会影响银屑病的发病,抽烟和辐射正是其中的因素,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患者不能吃某些食物例如富含蛋白的牛羊肉以及海鲜鸡蛋等,往往会导致患者营养缺失,因为银屑病患者全身掉皮屑,所以需要补充营养,如果蛋白过低的话会造成病人全身水肿。所以在饮食是否要忌口方面,梁燕华大夫告诫患者不要随便忌口,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饮食调整,或者是可以做一个“饮食日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