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据说是“好年份”,所以年轻的男女们争先恐后结婚,癫痫病人也不例外。我从事癫痫病的诊断治疗已经十余年,到目前为止,怀孕生子的癫痫女性总共大约二十来位;可是就在去年,在我的病人中,怀孕者数目几乎等于以往我经治病人怀孕数的总和!
我想,其原因除了去年年份好之外,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我的病人已经从小姑娘变为女青年。
我一直鼓励患者把自己当做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我经常鼓励她们找工作、结婚。
曾经有好多次,男女双方都准备结婚了,女方才把患病史告诉男方,之后双方一起来找我咨询。我维护我的病人的利益(不是偏袒!),告诉他们癫痫一点也不可怕,他们结婚绝对没问题,但要换用致畸少的药后才怀孕。
也曾经几次,女方已经怀孕(婚前、婚后都有过),才带着丈夫或男朋友过来咨询。为了避免吓着他,我替女方隐瞒病史(不是欺骗!),我告诉他,她有发作性的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疾病没有遗传性,现在使用的药物对胎儿影响也不大,可以继续怀孕,但之后必须严格产检。
总之,我会尽量跟男方解释清楚,癫痫病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的观念。我以我二十个病人都能生下健康孩子的例子,鼓励他们直面疾病,当然,最终的选择权利在他们自己手里。
最后,结婚的多了,孕妇自然也多起来。去年,其中一位女性患者怀孕后早期流产,其余成功怀孕的患者,孕期有发作的,也有无发作的,她们生产下来的孩子五官、四肢、心脏都是健全的。至于最担心的智力问题,只能等到将来才能了解。但是我认为,谁又能保证自家的孩子一定是智力超群的?智力超群的孩子,谁又能保证他将来活得开心?更有谁能保证,智能略低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一定无所作为?
小孩生下来,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哺乳。
“能母乳喂养吗?”是每一个癫痫女性患者或家属的疑问。
就在上周,一位产妇过来复诊。病人差不多十年的病史,一直服药但控制不好。两年前曾有过一次怀孕,后来流产了。去年再次怀孕,但之后发作明显增多,虽然把药量加到最大量,病人还是因为频繁发作而多次住院。后来提前剖腹,产后产科请会诊,会诊医生认为不能哺乳,逼着产科医生予注射“回奶针”!出院一个月来复诊时,我询问她喂乳情况时,才知道没有母乳喂养。
今天,一位病人的妈妈很高兴地打电话给我报喜:女儿生了一个小子!我替她高兴之余,不忘告诉她,尽量母乳喂养。
两周前,一位女病人的妈妈专程过来感谢我:她女儿生了一个健全男孩,男方家属高兴不已。病人的母亲更开心,终于噩梦已过!病人未婚先孕,男方一点也不知道女孩的病况,女孩也一直不敢告知;怀孕后就草草举行婚礼,男女双方才真正住在一起。妻子对自己的病情无从解释,吃药也只能偷偷背着丈夫,导致心理压力太大,晚上经常发作,虽然把药量加到最大量都控制不了。我觉得她的发作有真有“假”,建议她带丈夫过来,我负责向他解释,但她一直不敢,欺骗丈夫说怀孕以后晚上睡眠不好,才出现不自觉地手脚乱动。颤颤兢兢地熬了九个月,今天终于修成正果。她妈妈要送我一个红包,感谢我这几个月对她的关心、支持、与治疗。我婉拒了,我觉得这是我的职责。她妈妈走之前,我叮嘱一句:尽量母乳喂养!
很多癫痫患者和家属都害怕孩子吃母乳,因为觉得乳汁里含有药物,孩子吃母乳等于吃药,“孩子又没有癫痫,干吗要吃癫痫药?”
从理论上考虑,这是不错的。表面上,确实不应该让孩子无缘无故地吃药。但其实,这却是一个误区:考虑事情不能只从纯理论出发。
首先,癫痫患者怀孕以后,受精卵就开始受母体药物的影响。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母亲血液循环、血液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也就是说,胎儿在母亲整个怀孕期间,一直在“吃”着抗癫痫药:不需要嘴巴服药,药物直接透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有些药物具有致畸作用,不能在孕期使用,特别不能在早期三个月内使用。有些婴儿生后没有母乳喂养,突然“停药”,会出现烦躁不安、甚至抽搐等现象。
其次,胎儿出生后,成为婴儿,就不能从母亲血液循环中摄取养分,必须进食。喂食的可以是母乳、其他动物的乳汁、或乳代用品。母乳具备其他乳制品所无的营养优势,同时具备增加母子感情、减少孩子成年以后心理疾患等优点,备受推崇。
还有,乳汁是一个主动分泌的过程。血液里的营养成分在乳腺里合成为乳汁,但并非血液里的所有成分都能透过乳腺,进入乳汁的。很多药物不能够、或者只能够极少量在乳汁里分泌,因此在乳汁里的抗癫痫药浓度可能是血液里的10%-50%,总药量是非常微弱的。不过,相对于婴儿的体重,即使这样的药量也可能算比较大的,但是婴儿的代谢旺盛,进入体内的药物很快就会被排出体外。
最后,就是公共话题。家长不让婴儿吃含有癫痫药物的母乳,也难以保证婴儿吃的其他乳制品没有药物,难以保证婴儿呼吸的空气没有污染,难以保证婴儿喝的水没有重金属,更难保证婴儿吃的蔬菜水果没有农药。
因此,总体来说,癫痫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婴儿获益更大。当然,这个需要建立在母亲对疾病、对药物、对母乳喂养、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基础之上,才会理解。
最后怎么选择,是家属权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