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都很关心乙肝对于妊娠到底有什么影响?总的来说,乙肝对于妊娠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给宝宝的风险;二是对于孕妇自身及妊娠的影响。
1、乙肝传播给宝宝的风险:母婴垂直传播是我国目前慢性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母婴垂直传播包括3个层面的感染:子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哺乳期感染。子宫内感染是指HBV经胎盘传播而引起的胎儿官腔内的感染。研究表明,子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亲血清HBeAg阳性、高HBsAg滴度、高HBV DNA 水平(如HBV DNA≥108copies/m1)和母亲在妊娠期间的先兆早产等。若母亲血清HBV DNA≥ 108copi,新生儿出生后即使采用标准主动及被动免疫预防,母婴垂直传播率仍高达8.5%。围产期感染指胎儿接触母体阴道分泌物和母血而感染,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采取的新生儿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主要是尽可能减少围产期感染及哺乳期感染,可使感染率降低80%一95%,但难以阻断子宫内的感染。因此,新生儿免疫预防无法完全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因此,HBV DNA≥ 108copi的孕妇需要充分考虑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2、对于孕妇自身及妊娠的影响:
(1)慢乙肝对妊娠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慢性HBV感染与妊娠糖尿病、产前出血、先兆早产、胎儿Apgar评分降低相关。如母亲存在严重肝功能异常,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增加产褥感染机会,容易发生胎儿低体重、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等。
(2)妊娠可能加重慢乙肝。妊娠期间母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加重原有肝病的负担,使肝损害加重。如:妊娠期母体出现免疫耐受,可能导致肝炎病毒载量升高;母体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孕期母体产生大量的性激素需要在肝内代谢和灭活,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也要依靠母体肝脏来完成。这些均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加重。
因此,乙肝对于妊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孕妇应当在肝炎专科完善乙肝相关检查(如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由肝炎专科的医生来全面评估乙肝病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