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由于生活、工作的改变,颈、腰背部疼痛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久坐导致颈肩腰背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表现为颈肩腰背僵硬酸胀疼痛,或俯仰转身困难。
随着年龄增长,疼痛发作的频率增高、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上述症状在久坐或家务劳动后加重,运动后反而轻松;受凉加重,保暖后减轻;甚至打嚏喷或者刷牙时也能诱发。
严重时,一个月不敢下地;翻身时,疼痛如同腰段成两节,甚至打“吗啡”才能止痛。虽然的确很难受,但往往被别人当成“装病”,因为别人看着你走路挺好,一干活就出问题。
典型的肌肉筋膜炎,也叫肌肉劳损,俗称“落枕”或“闪腰”,性质上实际是“抽筋了”,肌肉“罢工”,要求休息。一般持续一周,休息后逐步缓解。下次再受累、受凉后,又会犯病。
一般敲打、按摩、热敷、理疗、外敷、内服药物均可短期减轻症状,但无法根治。原因是无法铲除它的两个病因DD衰老(20岁以后,人体的椎间盘、韧带开始老化)和劳累(伏案工作和家务劳动)。所谓的微创手术、以及开放手术都不能做到“返老还童”或是“延缓衰老”,因为手术仅仅是缓解症状。
保守治疗的要点:
1、疼痛的急性发作期主要是卧床休息(卧床管80%,吃药、按摩、理疗、牵引、针灸、拔罐子等管20%);
2、平时则是改善工作姿势、勤活动、加强颈背部和腰背肌锻炼(蛙泳、小燕飞)。
因此腰肌劳损“无需治疗”,也是“无法治疗”。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调整DD注意姿势、加强活动、肌肉锻炼。包括:
1、注意姿势: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钟”。好的沙发和汽车座椅都是保证颈椎和腰椎的前凸。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倾约70°。平卧腰椎负荷为1.0,站立为1.5倍负荷,前倾约70°时腰椎负荷2.5倍。
2、加强活动:30分钟活动颈腰椎,60分钟起来走一走。这与10分钟的课间休息道理相通。玩电脑、手机,打牌、麻将,画画、弹琴,家务劳动以及开车、坐车都是常见的肌肉劳损诱因,这期间需要勤活动。
3、肌肉锻炼:最好的趣味性活动是蛙泳。出水换气时需抬头、挺腰;而最经济的方法是“小燕飞”。
但如果你出现了手脚麻木、疼痛、无力、踩棉感、大小便困难、肛门周围麻木等情况--可能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情况恶化了,则可能需要手术。请尽早到医生门诊(甚至急诊)看病。这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常见的误解:
1、希望保健商品、按摩等方法治病。殊不知,只能靠自己才能对抗“衰老和劳累”。请不要幻想“巧妙”的药物、疗法能够对抗、逆转“衰老和劳累”。
2、平时不注意也不锻炼,疼痛时临时抱佛脚,结果越锻炼越疼痛。小燕飞在腰椎疼痛时不能做,如同小腿“抽筋”以后需要休息而非跑步。
3、继续窝在床上看书、看电视,颈椎、腰椎没有得到休息,仅仅休息了四肢。
4、玩电脑、打麻将、干家务不累,为什么还是“脖子疼”“腰酸胀”?原因是,上述活动是休息四肢,劳累脊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