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激光椎间盘术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是1986年Ascher-choy首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我院2004年10月开始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9~56岁,平均43岁。均通过临床症状、体重及CT、MRI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单间盘突出24例,两个相邻节段突出8例。L3~4节段突出2例,L4~5节段突出16例,L5~S1节段突出6例,L4~5、L5~S1双节段8例,共40个椎间盘。病程1个月~13年,平均18个月。经非手术治疗12周效果欠佳或无效,或反复发作。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
1.2治疗方法
1.2.1器械及设备 HOP-100型ND:YAG医用激光仪[北京龙慧珩公司生产],波长810nm,输出功率30W,发射功率15J。直径400μm光导纤维,18G穿刺导针,C型臂X线机。
1.2.2体位及穿刺 俯卧位,胸部及髋部垫枕致腹部悬空以防内脏受压。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透视下定位,从患侧距棘突8~10cm确定穿刺点。局部麻醉,范围达关节突即可,神经根周围不麻醉,以利观察,避免损伤。X线监视下用带鞘18G穿刺针进行腰椎间盘穿刺,针与水平面成45°~60°夹角进入。
穿刺针触及间盘被膜、纤维环时患者自诉疼痛,针尖一旦进入髓核,疼痛消失。对L5~S1椎间盘,因髂骨翼阻挡,我们在局部麻醉后用直径5mm骨钻按定位穿刺方向在髂翼上打孔后再行穿刺。穿刺针尖位于椎间盘髓核中央后份约5~10mm。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用400μm内径光纤,将光纤外层剥去后,使激光照射到平面上为一完整的圆形。
将光纤放入另一枚同规格的穿刺针中调整长度,使光纤露出针尖约3mm。然后将光纤插入体内固定。
1.2.3激光照射及剂量 光纤输出功能为30W,照射时间为1S,间隔时间为2S,每次剂量为15J,照射总量为1 600~2 000J。
采用多点(髓核患侧后外部、髓核后中央部、髓核健侧后外部、髓核中央偏前部)能量照射,具体操作:透视下让让穿刺针尖先达到髓核患侧后外部,照射约600J,然后顺穿刺针弧度继续穿刺,将穿刺针尖推进致髓核后中央部,激光照射约500J,然后继续穿刺,将穿刺针尖推进至髓核健侧后外部,激光照射约400J;最后将穿刺针退回到纤维环外,再次穿刺,使针尖位于髓核中央偏前部,激光照射400J~600J。
然后停止照射,照射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监听激光汽化声响及经针鞘排出的液、气体的性状。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在患者有明显腰部胀痛时,即拔出光纤用负压注射抽吸,每间隙抽吸3~5次。
1.2.4术后处理 照射终止后拔出光导纤维和穿刺针,针眼贴创可贴。当天卧床,次日佩带腰围活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静脉点滴2~3d。术后1周可恢复工作。
2、结 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参照Williams 疗效评定标准[1]评定。优:症状和体重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能胜任原工作。可:个别症状消失,仍影响工作和生活。差: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重,需进一步治疗。
2.2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术后均获得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0个月。均于术后6个月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优25例(80%),良2例(6%),可3例(9%),差2例(6%)。有效率94%,优良率86%。
2.3术后反应和并发症
10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腰背部胀痛,持续数天,经局部理疗后逐渐缓解、消失。本组无血管、神经根及脊髓损伤,无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疗效差2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
3、讨 论
3.1PLDD原理
①髓核回纳减压理论:椎间盘是由包围髓核的纤维环和软骨板构成的密闭结构。Choy]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很小的椎间盘容积变化可引起椎间盘内压的显著变化,激光照射后,髓核汽化可使间盘内压大幅度下降,同时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生回缩,解除了对神经根压迫,神经症状得到缓解。
齐强等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激光汽化后,椎间盘内压可降低50%以上。王执民[5]等认为激光汽化髓核过程中可以不断用空针抽吸,髓核内形成负压,使周围的髓核组织向心性收缩,从而减轻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
②髓核突出方向改变的观点:杨军等[6]认为该手术术式是在腰椎间盘的侧后方开一小孔,人为地改变突出髓核的方向,减少了髓核向后方再突出的可能性。
③椎间隙狭窄假说: David LS等[7]认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存在椎间隙狭窄的可能,而椎间盘突出处的椎间隙狭窄缩短了神经根经过的通道,缓解了因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受压的张力,起到了消除神经症状的作用。
3.2手术适应症 手术适应症的正确掌握,是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方面。PLDD手术适应症相对较局限:
①椎间盘膨出、突出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根,非手术治疗8周无明显改善。
②较年轻的患者,疼痛时间不长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是最佳适应症。
③轻中度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及其他其他脊柱手术的患者,只要目前症状主要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同时症状有轻重变化的是相对适应症。
3.3激光能量大小与多点照射 按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每间盘能量一般在800~1500J左右,实验研究证实激光可以汽化椎间盘,汽化腔大小与能量大小成正比,但汽化达一定程度,有“饱和趋势”,即使再增加激光能量也不能明显改变汽化腔的大小,而可能增加负反应。
我们改变传统PLDD术式单点照射为多点低能量照射,可以扩大汽化腔,也避免了热损伤可能。每次调整针尖方向、位置时,必须先拔出光纤,调整穿刺针确认满意后插入光纤,以避免折断光纤尖端。热效应是激光汽化髓核组织的热能扩散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反应,随着照射时间和剂量的递增,大多数患者有一个反应过程。
当患者主诉腰腿有发热感、酸胀和微痛时,可暂停照射,拔出光纤,使椎间盘内散热,或用注射器抽吸间盘内的液体及气体,或稍移动针尖位置再进行照射。拔出穿刺导针后,按压针眼3~5分钟,以防发生血肿。
3.4 改良L5~S1椎间隙穿刺方法 由于髂骨翼的阻挡,18G穿刺针单点穿刺都十分困难,而要多调整针的方面几乎不可能。为此我们采用局部麻醉下在髂骨翼定位点用直径5mm骨钻打孔的办法行L5/S1椎间隙穿刺,成功率100%,准确率90%以上。为减轻疼痛,增强局麻效果,打孔前5min可先肌注杜冷丁100mg。
4、疗效
常规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耗时短、微创、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不经过椎管,可避开脊髓和神经根,安全性高且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并发症少,可同期进行多个病变间盘的或重复治疗,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能避免开放手术出血、椎旁组织瘢痕形成、术后腰椎不稳、神经损伤、腹膜后组织损伤等并发症。
手术费用大小少于常规开放手术。疗效:Choy[9]等从1986~1999年进行了518例752个椎间盘的PLDD手术,成功率85%。综合国内外报道总有效率在72.8%~76.5%之间。PLDD的并发症较少见。但如果操作不当,也可导致神经、血管的损伤或感染。Choy早年报道的333例,752个节段的PLDD中只有1例并发椎间盘炎。其他并发症如术后发热,感染、输尿管损伤、腰肌血肿、椎体椎板损伤等均少见。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有着相对优越的治疗范围,PLDD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