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是一场灾难,然而对于患者来说,更关心的是,他们该如何渡过这场灾难?关节置换感染后,一定要手术治疗吗?能不能不手术?
事实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首先要了解感染的细菌是什么。目前最常见的感染细菌是革兰式阳性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其次,要了解目前已有的药物中,是否有对该细菌治疗有效的抗生素。
至于要不要手术,则要医生判断感染的细菌是否独立且强大。如果通过细菌培养发现它并不强大,有很多抗生素能对付它。而且是非常及时的发现了患者的感染,如术后1个月内,这时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但一直靠抗生素治疗的方式并不可取,它只是在患者的身体状况或经济条件不允许手术的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
要知道,手术才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最好的方法。手术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切开清创治疗。简单来说,就是打开原来的手术切口,像打扫房间一样,把关节内所有可能残留细菌角落都冲洗清除干净,同时更换关节假体中的聚乙烯衬垫,手术后再用抗生素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的优势就是能够将关节假体保住,不用更换关节假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仅切开清创冲洗这种治疗方式适合少数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满足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1、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发现及时,一般在术后4周内,即感染属于早期感染或者急性期感染。如果术后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超过4周,清创冲洗治疗失败率很高;
2、术前已经明确了感染细菌是什么,而且感染细菌并不十分强大;
3、有多种抗生素能够对付已经明确的感染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