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身和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同时老年肾脏及膀胱黏膜均处于相对缺血状态,骨盆肌肉松弛、习惯性便秘等可进一步加剧局部黏膜的血液循环不良;其次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变及抗酸分泌物减少,尿道上皮细胞对细菌的黏附敏感性增加;再加之老年人常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梗阻以及尿路结石、肿瘤等原因存在尿路梗阻及尿液引流不畅,尿路上皮细胞局部抗菌力减退,因而易发生尿路感染。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些病人一旦出现尿感症状,或是尿常规检出白细胞,就用抗生素。其实这里存在着一些误区。一般认为无论有无症状,凡是首次发现细菌尿的患者应给予单一疗程的抗生素治疗。由于老年人的复发率和再感染率极高,因此对无症状菌尿者长期维持应用抗生素是不必要的,并不能使其复发率和病死率降低。事实上对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治疗首先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祛除梗阻因素,包括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肿瘤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呢?首先老年人本身肾小球滤过率逐年下降,药物代谢慢,易造成抗生素的肝肾毒性;其次反复用可造成细菌耐药,破坏机体正常的菌群,将阴道的自然菌群与致病菌一同清除,削弱了机体自身的防卫机制。此外药物在膀胱、尿道有效杀菌浓度不够,往往造成疗效不佳。
中医药在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认为尿路感染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金代医学家刘河间把本病的病机归纳为“肾虚 ,膀胱热”。古人已经认识到尿路感染并非完全由邪实所致,“肾虚”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老年人肾元亏虚日渐明显,肾气衰,天癸竭,精血不足,阴窍失于濡养则易受湿热病邪侵袭;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水道失于宣通则小便频急不畅,滴沥涩痛。故尿路感染属虚证,以肾虚为主要病因。清热利湿、解毒通淋与补肾化气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两大原则。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下降,尤其肾气虚衰,在治疗上应重视调理整体机能状况,配以局部通淋化湿的治疗,才能标本兼顾,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老年尿路感染大多是复杂性尿路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寻找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如因结石、狭窄、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患导致尿路梗阻、畸形及膀胱输尿管返流,或是慢性感染病灶者,如盆腔炎、子宫颈炎、尿道旁腺炎、前列腺炎等,或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重症肝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脏疾患等,并积极予以治疗,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多数尿菌转阴需 1~ 3个月时间。因此在治疗本病时要注意守方,不要频繁更方,一般守方以 4周为宜,对已见效者,不要骤然停药,需继续治疗 3~ 6个月,这样尿菌转阴后病情不易复发。此外平时应多饮水,以促使排尿 (约每 2~ 3小时排尿 1次 ),使每日尿量保持在 1500mL以上,促使细菌和炎症渗出物及早排泄,减少细菌在尿路繁殖。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强机能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