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70年代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尤以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开展得较普遍。1975年成立了国际疼痛研究会,同年出版了Pain杂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设了疼痛治疗门诊和病房。
1988年9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疼痛治疗专业组,1989年9月成立中华疼痛研究会(CASP)。陆续出版了《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麻醉与镇痛》和《疼痛》三本专业杂志。国家卫生部2007年227号文件专门发文,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并明确“疼痛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慢性疼痛的一种,具有机制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困难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所引起的疼痛,它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常表现为闪电样、枪击样、压榨样、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烧灼样、牵拉样、紧绷样、压迫样和虫咬样等性质的疼痛,有时甚至仅表现为痒感或其他一些不适的感觉。
神经病理性疼痛性质多变而不明确,疼痛程度不一。外周性神经痛的疼痛性质,呈针刺、电击或灼痛感,有的短暂而剧烈,有的弥散而持久,可表现为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中枢性疼痛的性质与外周神经损害所致的非传入性疼痛相类似,患者常描述为持续性钝痛、麻刺样痛、烧灼样痛或束带紧箍感。疼痛性质较为固定,有时可有短暂性刀割样或电击样急性疼痛发作,疼痛程度多为中度至重度,甚至难以忍受,在分布上也可有改变。在脊髓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的患者中,中枢痛的性质特点是否存在差别尚不明确。脊髓损伤患者在McGill疼痛问卷调查表中描述他们的中枢痛时,刀割样痛者占57%,烧灼样痛者占47%。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有个体差异,相同的损害并不一定使每个人发生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部位由病变部位决定。多数情况下,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如一根周围神经发生炎症时,在该神经的分布区域内感到疼痛,疼痛部位与神经干的解剖部位相一致。患者往往可明确指出疼痛的确切部位和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外周神经痛患者如果发生中枢敏化,其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范围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疼痛部位可能不确定、疼痛性质改变、疼痛范围扩大、疼痛程度加重并可能出现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现象,而中枢痛则范围较广,可出现在对侧颜面、躯干、四肢的一部分或全部,常以上肢远侧为甚,如脊髓大部分损伤可引起双侧痛,这种疼痛累及病变尾侧节段支配的身体区域,又如脊髓空洞症的疼痛多为不对称性,限于一侧上肢和胸部,甚至一侧胸部的一部分,少数患者累及单侧下肢。
一般来讲,神经病理性疼痛一旦出现,疼痛将进行性加重,逐渐发展。疼痛性质及疼痛发生部位也不断发生变化,有时可发展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在临床上曾遇见过数例患有前额部和胸部带状抱疹后神经痛十多年的患者,先是疱疹区域出现剧烈的自发痛,后来逐渐发展到全身疼痛,并且任何环境及情感刺激均可诱发剧烈而持久的疼痛。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
与生理性疼痛完全不同,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机体没有保护作用。一般来说,所有的周围 神经损伤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疼痛,而中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有个体差异,相同的损害并不一定使每个患者发生疼痛,而疼痛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其共同的特点: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感觉异常。
(一)自发性疼痛
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 )是指不依赖于外周刺激的自发的随机性的持续性疼痛。
1、疼痛部位
自发性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外周性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一般出现在受损神经支配区域或感觉缺损部位,患者往往可明确指出疼痛的确切部位和范围。中枢性神经痛由于可以涉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一般难以定位。有时中枢痛可见于全身或半身,也可累及一只手或一个侧面。
2、疼痛性质
自发性疼痛的性质种类很多,可表现刺痛、绞痛、烧灼痛、持续隐痛、撕裂痛、刀割痛、压榨痛、射穿痛、跳痛、蛰痛、牵拉痛、电击样痛等等。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病变引起的疼痛性质各有其特点。许多中枢痛的患者存在一种以上的疼痛性质,常表现为烧灼样、刀割样或放电样剧痛,部分患者在疼痛时喜欢接受肢体按摩等刺激。不同疼痛可同时存在于身体的一个区域,也可以存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
3、疼痛的发作和持续时间
自发性疼痛的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疼痛在损伤后数天或数周有时甚至数月后开始,可表现为突发的,也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不同疾病引起的疼痛其发病缓急各异,如三叉神经痛多突然发作,持续数秒、数分甚至数小时不等。外周神经在损伤后数天或数周有时甚至数月以后,可表现为突发的自发性疼痛,持续时间大约数周。
疼痛性质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都是烧灼样疼痛,也有不少患者无自发痛,当身体活动时方可出现疼痛。有的患者在损伤后3-6个月甚至更久仍可表现有顽固性疼痛,并向周围扩散,感觉,特别是触觉和温度觉以及痛觉过敏加重。
4、疼痛的程度
疼痛的程度受个体耐受性、体质、心理素质、精神状态、注意力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因人而异,因此目前临床仍以患者主观描述来评价疼痛程度。常用方法有口述分级法、行为疼痛测定法、数字评分法、多因素疼痛调查表法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等。
一般情况下,只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则多表现为轻、中度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可表现为重度疼痛。但无论疼痛程度如何,很多患者认为其所感受的疼痛是严重的。
(二)痛觉过敏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指组织损伤引起的痛阈降低,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异常增强和延长的疼痛,是对疼痛刺激反应强烈的一种表现;如轻微的疼痛刺激在患区皮肤即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发作,甚至内脏的刺激,特别是膀胱和直肠的充盈也可诱发或加剧疼痛。根据其发生的机制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痛觉过敏和继发性痛觉过敏。前者指对来自损伤区的机械和热刺激反应过强;而后者则指对来自损伤区周围的未损伤区的机械刺激发生过强的反应。
痛觉过敏在卒中后中枢痛患者中常见,在感觉缺失的患者中,针刺刺激可能会引起强度更大的疼痛(痛觉过敏),但相对较弱。临床上,很多外周性和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后中枢痛以及脊髓损伤后等疾病患者均可出现痛觉过敏现象。
(三)触诱发痛
触诱发痛(allodynia)是指由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即通常不会引起疼痛的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如触摸、震动、中度冷或热等均会引起疼痛或疼痛加剧。Allodynia一词最初用于区分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这两种情况多发生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对正常皮肤进行触摸、轻压或中度的冷、热刺激即可引发疼痛。
触诱发痛有感觉性质的改变,无论是触觉,温度觉或其他的感觉均引起疼痛,失去了这些感觉的特点,关键是各种无痛的刺激引发疼痛感觉。痛觉过敏或感觉过敏则不同,他们没有感觉性质的改变,痛觉过敏系指疼痛感觉的增强,感觉过敏系指包括疼痛在内的感觉增强。有文献报告。88%的卒中后中枢痛患者存在对触摸的异常疼痛,日常环境刺激即可诱发疼痛。如轻微的接触或轻压皮肤、床单、内衣或细毛轻触,甚至微风、乘车、一般的散步或四肢的运动、过寒或过热的天气等等。
三叉神经痛可因说话、洗脸、刷才、进食咀嚼时而突然发生。带状疮疹后神经痛可因触摸、衣物拂动或风吹等刺激诱发疼痛。
(四)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疼痛的叠加和重复刺激引起痛觉过敏是感觉异常的重要证据,尤其是当原来的感觉减退时。脊髓损伤患者的中枢痛在感觉异常方面有很大差异,其变化范围从一个感觉形式的阈值轻度升高至疼痛区的所有敏感性丧失。
1、感觉过敏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不包括特殊感觉。感觉过敏主要指各种皮肤的感觉,包括非疼痛性触觉和温度觉以及痛觉。多用于对各种刺激的感觉阈值减低和对正常感觉的刺激反应增强。
2、感觉减退
感觉减退(hypoesthesia)常常表现为感觉阈值的提高,也意味着由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比正常弱。感觉阈值升高或敏感性的丧失常见于中枢痛。卒中后中枢痛患者均对温度感觉减退,而大约一半的患者只对触觉、震动觉、运动觉感觉减退。3.感觉迟钝
3、感觉迟钝(dysesthesia)是一种自发性或诱发性的不愉快感觉,常由触物和冷刺激所诱发,程度可能很重。感觉迟钝在中枢痛中是最常见的。有报道脑卒中后中枢痛中分别有40%和85%的患者有自发性的和诱发性感觉迟钝。无痛性感觉迟钝加上非感觉迟钝的中枢痛有可能引起感觉迟钝性疼痛,并在中枢痛中占支配地位。
4、异常感觉
异常感觉包括蚁爬感、麻木、瘙痒、麻刺感。许多中枢痛患者常主诉麻木感或虫爬感。这种体验可出现在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时,也可出现在触觉阈值正常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