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五:小儿使用中药止咳,副作用少
一些家长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宝宝咳嗽就随便给小儿服用中药,这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中医认为引起咳嗽有很多情况,风寒、痰湿、体虚等都可引起小儿咳嗽,但是小儿咳嗽比成人更难以辩证,身体的承受力也较成人差,如果小儿风寒却用了凉药,可能会加重病情,况且中药也会有不良反应,所以小儿咳嗽不要随便服用中药。
误区六:小儿咳嗽很常见,咳咳就会好
咳嗽对儿童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然而多数咳嗽都是由疾病引起或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在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地将痰液咳出,一旦痰液滞留呼吸道造成痰阻,不仅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散,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因此孩子出现咳嗽就应该及时就诊,查出病因后及时治疗。
误区七:吃化痰药需要吃到没痰为止? 人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的时候,会因为炎症反应而产生分泌物,加上已经脱落的上皮细胞及凋亡的病原体等,均会形成痰液。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会由各种免疫细胞负责清除痰液。因此,咳嗽有痰时应多喝水,减少呼吸道不显性失水的丢失,以将痰液湿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只有在专科医师认为痰液黏稠度高且痰量较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几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家长们应该相信,宝宝体内本来就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也会慢慢康复的。
误区八:孩子3岁以后可以吃大人的药了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婴儿要使用专用的儿童药物。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后,有的父母就以为对大人安全的药物,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的,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生理与大人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如四环素类的药物由于其很强的毒副作用,目前已被儿科淘汰;庆大霉素会导致神经性听力损伤,6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影响孩子的身高,故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用。 再如感冒通,大人吃了没事,孩子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血尿,后果严重。所以家长在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孩子用什么药、剂量多少应由儿科医师来决定,而不应父母自己想当然,以免出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