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全球化健康问题,最终可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者肝癌。HBV进入肝细胞,形成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难以清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BsAg水平的临床相关性体现在它与肝内共价闭合环装DNA(CCC DNA)相关,后者是HBV的主要复制模板。通过这种关联性,HBsAg被认为是一个针对HBV治疗的免疫应答的标志。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sAg含量与肝细胞内DNA(cccDNA)高度相关,HBsAg的消失可反映cccDNA的和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清除程度。闻玉梅院士在接受H国际肝病采访时提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该“两手抓”--一手降低病毒载量,另一手提高T细胞免疫。而HBsAg发生血清学转换说明T细胞功能非常强,达到免疫控制状态,常意味着预后良好。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肝病科医生都把HBsAg转阴并发生血清学转换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高目标。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只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种。就作用机制来说,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药物,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NBV DNA聚合酶,减少HBV DNA的复制来发挥抗病毒作用,但不能清除细胞内的HBV cccDNA,停药后又启动病毒复制循环;而干扰素既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阻断病毒再感染过程,又可诱导免疫应答,有效清除感染肝细胞,从而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
去年国外有研究表明干扰素可以使cccDNA变得更加“受限”,病毒转为无活性状态,产生的转录物极少,以至于HBsAg消失。因此,我们医院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先使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方法,使得HBVDNA的复制很快得到抑制并长期保持,从而尽可能间接耗竭肝细胞内的cccDNA;同时,监测HBsAg水平,选择适当时机序贯使用干扰素进一步将HBsAg清除。我们48周的治疗结果显示:采用这种序贯治疗的方法使得HBsAg发生血清转换能够达到33.3%,远远高于单用干扰素一年(8-15%)或单用核苷类药物HBsAg阴转(2-8%)。我们得到的结果与宁琴主持的OSST研究结果相近。对于这组病例我们将根据HBsAg浓度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