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医学有历史,并具有丰富的宝藏,在古代医学书籍中有许多关于癌瘤诊治和预防的记载和描述,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有着独特优势,在肿瘤防治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西医是两种医学治疗体系,在历史上各自均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上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能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将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有机的的结合,并相辅相成,必使广大的肿瘤患者获益。
1、中医和西医对疾病认识不同观点
西医明确区分健康与疾病,中医则认为健康是机体处于平衡状况,疾病则失去平衡。西医倾向于改造环境,中医则重于适应环境;西医强调脏器局部发病,中医重视整体,认识疾病发生的条件,强调防病于未然,重视病理生理的调整;西医对外因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对内因性疾病则缺乏理想方法。而中医很重视内因,认识到正虚是疾病重要内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学说已被现代医学承认。
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施治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在肿瘤形成中始终贯穿着阴阳失衡的状态,所以说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局部表现而已。
根据正与邪、阴与阳、气与血、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在治疗肿瘤经验中,总结有四大法。即扶正固本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这些方法可单用亦可互相结合,如活血化瘀与益气健脾相结合,也可适当加清热解毒用药,总体说是调整阴阳平衡。
以上四大治法,一般不是单独应用,而是相互配合,使用药方不是一成不变;一用到底,而是辨证施治,随临床证状变化而选用。要避免将所有的“抗癌中药”堆积一起大方子治病。
4.中医治疗的实验研究
抗癌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自50年代后期至今,国内进行大量的中草药抗癌临床与实验研究。从中药中提出有效抗癌成分,从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来研究,已属化疗药如羟喜树碱,三尖杉酯碱、鬼臼乙叉甙、紫杉醇、长春碱类、砒霜和轻粉制剂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抗癌中药研究,在临床应用有鸦胆子制剂、斑蝥类制剂,蟾酥制剂类、石蒜、苦参碱、汉防已、薏苡仁制剂等。中药抗癌药的筛选取得不少成绩。
5、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
防治癌前病变:不少肿瘤均有癌前病变如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与食管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与胃癌,均有大量资料证实,对癌前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阻止其癌变是预防为主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中药在防治癌前病变有着丰富宝贵经验。如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使食管癌下降。
提高治愈率、减少毒副反应:目前肿瘤治疗有4大方法:手术、化疗、放疗、免疫,在我国还有中草药。前三种方法均立足于消灭癌细胞,疗效评价,决定于肿块消退情况,提高了治愈率。但手术创伤、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有些被迫中止了治疗。然而与中医中药结合治疗,使毒副反应减轻,抗癌治疗疗程能顺利完成,提高了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期延长。张代钊等统计11000余例癌症病人化、放疗完成疗程情况,中西结合放、化疗完成率为70-90%;而单用化、放疗疗程完成率50-7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刘嘉湘采用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治疗304例晚期肺腺癌,结果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417天,化疗组为265天。1、3、5年生存期中药组分别为60.94%、31.86%、24.27%;化疗组36.67%、24.56%、0%)。两组差异显着,P〈0.05。北京广安门医院用健脾益肾冲剂(党参、白术、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治疗Ⅲ期胃癌(术后)合并化疗(MMC、5-FU、VCR)。远期疗效观察303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3.40%和43.37%,生存质量很好。
延长病人生存期:手术、放疗、化疗治疗肿瘤能消灭癌细胞,对病人机体损害较大,免疫力下降,易复发,转移。而中药扶正培本,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活血化瘀对血液高凝状态有改善,增强血液循环,减少转移,阻止复发,生存期自然延长。
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康复:中晚期肿瘤经过综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出现“带瘤生存”者。不少患者以中医中药为主的综合治疗,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促进药物创新的进展:随着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开展,促进了药学的创新,目前中药制剂治疗肿瘤,层出无穷。如:紫杉醇、长春碱类,参一胶囊、均从植物药类提取的。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博大精深,将为攻克肿瘤作出更大的贡献,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医生们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