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位保肛的时机 众所周知,低位保肛手术的复发率比较高,但是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后,成功率会提升很多。现在的辅助治疗主要是手术前后的放化疗,特别是手术前的放化疗会有效控制病灶的范围,扩大安全边缘的选择可能,同时也降低保肛手术的难度。这个病人的肿瘤距肛门3公分,手术前后都没有进行辅助放疗,放疗是在手术后两年才到我院做的。
2、对淋巴结阴性的认识 病人没有携带手术的病理报告,既往病历描述淋巴结0/10(分子/分母),当时的主治医师认为不需要放疗,给予口服希罗达6个月。对于手术后病理淋巴结是否阴性的判断,除了分子是否为零,更重要的是分母的数字(表明手术清扫的范围)有没有达到各个肿瘤规范所规定的基本数值。大肠癌的淋巴结要求在12个以上,因此本病例应当按照阳性处理,何况还有病人的年龄因素(小于50岁)。当然还有肿瘤到下切缘的距离,应当在2公分以上,此人是1.5公分。这里的讲述过于专业,病理报告的解读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才能有确切的理解。
3、对肠镜检查的要求 手术后半年就可以做肠镜检查,以后每年一次的例行检查是必须进行的基本动作。
4、排便次数的控制 大肠癌患者手术后或多或少都有排便问题,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指导,特别是低位保肛的患者,需要3--6个月的辅导和干预。否则手术的效果难以体现,生活质量难以提高,甚至于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这个病人手术后4年多,没有任何人给予生活指导,认为每天6次大便是正常的。对于全结肠切除的病人,经过手术重建多重小肠袢,并加以饮食调整(增加纤维食品,如蔬菜;控制通便食品,如香蕉),辅以止泻剂(黄连素等),都能在3个月后控制在每日三次左右。因此对于直肠癌病人,相对的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放化疗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基本上在3个月后逐步恢复常态。类似的病人,在一个月前有一个门诊老年女性,经过辅导后,调整饮食半个月,大便次数减少一半。
会诊的病人还有其他情况,给予的检查治疗意见比较复杂,这里讲的只是具有共性的方面。每一次联合会诊,不仅仅是给患者和家属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是一个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沟通和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