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通向大脑的主要血管,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颈动脉管腔的狭窄,可逐渐发展至完全闭塞。脑缺血性卒中常引起患者致残乃至死亡。在全球范围内,卒中紧随缺血性心脏病之后,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并且是人类致残的最重要因素。据国外文献报告,85%的卒中为缺血性,而1/3的缺血性卒中由颈动脉疾病引起。
1、颈动脉疾病引发脑卒中的证据
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的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些病人脑卒中年发生率大约是2%。有3/4的卒中发生在狭窄的同侧。北美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组(NASCET)报告,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发生的卒中的95%位于狭窄同侧。ECST也报告,90%的缺血性卒中发生在狭窄同侧。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有症状或无症状)病人,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在降低卒中方面的有益作用为颈动脉狭窄的病因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颈动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中,1年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为10、5%,5年内为30%~75%;颈动脉狭窄程度在70%~90%且合并脑缺血的患者中,1年内将有26%~28%发生中风。
2、TIA,脑卒中的前奏
重视颈动脉狭窄症状,对早期诊治及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至关重要。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脑部供血不足,早期主要表现为嗜睡、记忆力下降,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头晕,一过性黑朦,意识丧失,半身不能动。它发病突然,一般仅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以在24小时之内完全恢复而不留后遗症。其发作次数多则一日数次,少则几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才发作一次。这种短暂的、可逆性的、反复发作的病症,就被称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由于这些患者中有接近1/3的人会在5年内发生脑中风,因此它通常被人们称做脑中风的前奏。
颈动脉粥样斑块所导致的狭窄,斑块上脱落的微栓子入脑之后,可以造成脑局部微栓塞引起脑缺血症状。生理性的代偿反应又可以使得栓子溶解、血管复通、脑血供恢复,缺血症状立即消失,所以在临床上就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
3、预防中风,外科手术显身手
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大致有三种:药物、血管支架、颈动脉内斑块剥离术。药物通常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以口服肠溶阿斯匹林为主;颈动脉狭窄在70%以下且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做血管支架;而颈动脉狭窄达到70%以上,具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则首选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血管支架相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仅经济,安全系数也较高。
对因颈动脉狭窄而引起的TIA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预防中风,这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常见的手术。在美国,每年有数以千计的TIA患者为了预防中风而接受这种手术。流行病学调查也证明,在手术后的数年当中,接受手术者的中风发生率仅是没有接受手术者的1/6。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周围血管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手术方法是:切开颈动脉,将狭窄的动脉段的局限性斑块切除、内膜剥脱即可。由于解除了动脉的狭窄,去除了硬化的动脉斑块,因此这种手术不但治疗了TIA的症状,也预防了脑中风的发生。当然,这种手术也有引起脑缺血的风险,而且并不是所有的TIA患者都需要进行这种手术。首先,必须有影像学手段确认颈动脉狭窄。目前国际上所公认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适应征,主要是看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一般以狭窄超过70%作为掌握手术指征的标准,当然还有一些很具体的指标,比如要看有无临床症状等。
到目前为止,对于中风的治疗还远远谈不上完美。目前医疗保健的重点是大力提倡预防为主,一旦真正到了发作的那一天,由于疾病本身存在着高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导致现在虽已有了各种各样的处理手段,但后果还是不容乐观。就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讲,从理论上说,这几乎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手术,而且目前的手术操作方法也日趋成熟。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人类向征服中风迈出的一大步。现在已经有新的微创方法,这就是经皮穿刺血管成形与内支架的血管腔内治疗,能够部分替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应每年到医院做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造影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对于有时出现的眼前一黑、突然意识不清、手脚不灵活等情况更要注意,应马上到正规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