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体疾病的发病及其演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关系的时候就可称之为心身疾病,人的性格、脾气、被动的行为模式,焦虑、紧张等情绪都是心理、社会因素范畴。精神上-“心”的不安定状态可以通过身体方面的症状表现出来,反之身体上的不适也会对“心”的职能产生影响。
有些人可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自觉有各种不适,但在医院接受系统检查后却未发现任何异常。这时医生也许会说大概是精神作用吧,没什么大问题;也许会说要不就去看看中医,吃点儿中药调理调理。现在看来,这些应该就是心身疾病的先兆。如果我们对出现的症状、不适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导致器质性疾病的发生;如果选择中医及时加以治疗,会对状态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遏制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手段的进步,危害人类的疾病已经从传染性的外因性疾病转变为精神心理压力所致的内因性疾病。心身疾病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和扩大的趋势,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目前普遍承认的心身疾病主要有:
(一)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站立性低血压、心率不齐等。
(二)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肠道综合症、急性胃粘膜病变、精神性(心因性)厌食、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等。
(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等。
(四)内分泌、代谢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摄食障碍(拒食症、过^食症),心因性多饮症,肥胖症等。
(五)神经、肌肉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眼睑痉挛,心因性眩晕,植物神经障碍,颈臂综合症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经不调、痛经,经前紧张症等。
(七)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八)其他:慢性疼痛
在心身疾病的诊断上,最重要的是,无论其所表现的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多大的关系,都不能疏忽身体的检查,以避免遗漏对可能隐匿在精神症状后的重大身体疾病的发现。同时,还要注意与身体性疾病(无心理因素的影响)、神经官能症以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鉴别诊断。由于心身疾病患者主诉和症状的多样性,必要时应考虑其他临床科室的会诊和进一步详细的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