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被医学界认为是一种文明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显现出来。自20世纪开始,肺癌的发生率就大大增加,增长速度超过其它的癌症。在20年代,世界有关肺癌病例的报道只有370余起,但是到了50年代,仅是美国患肺癌的人数就高达1.83万人,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更是不断地猛增。
我们在临床上,常常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一些从未吸烟的人也常常被查出患有肺癌,许多人对这种现象往往不可理解。因为吸烟是肺癌的常见原因,为什么这些不吸烟的人有常患患上肺癌呢?这就因为吸了“二手烟”。美国医学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多出6倍。这项研究是在检查密苏里州106名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妇女的组织后发现,被称为“GSTMI”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是缺少此基因的妇女,其患肺癌的机率为一般人的2.6倍至6倍,“GSTMI”基因的作用为,能使烟草中致癌物失去活性。
因为肺癌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所以肺癌预防胜于治疗。我们必须重视到,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烟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香烟”危害。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支流烟比通过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其中一氧化碳,支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据计算,在通风不畅的场所,不吸烟者1小时内吸入的烟量,平均相当于吸入1支卷烟的剂量。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烟雾,因而成为被动吸烟者。根据全国吸烟情况抽样调查结果得知:343563名不吸烟者中,39.75%受到被动吸烟危害。在家中被动吸烟的占67.1%,在工作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遭受被动吸烟的占14.4%,每日在家及在公共场所都受到被动吸烟危害的占18.96%。被动吸烟主要场所分别为家庭(71.2%)和公共场所(32.5%)。
如何减轻二手烟危害,关系着烟民的自身健康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春节佳节将至,节日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共叙友情。这样的场面常常在各大酒店可以见到,然而在酒店里、在包厢里,抽烟的人往往不停地在吞云吐雾,不吸烟的人往往在被动地吸入烟雾,甚至在回到家后,外衣上、羊绒衫上甚至头发上,都可以闻到的烟味,因为烟的味道渗透性很强,所以会久久不易散去,处理的办法只有洗衣服,洗澡,不然会残留很久。
国家早就出台文件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了,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为了使我们大家有一个清新的生活空间,烟民要注意少在公众场合抽烟,尤其是通风条件不好的室内空间,减少对自身和他人的呼吸环境的污染。在家庭或办公室、会议室等经常性的抽烟环境中最好能主动采取消除或减轻空气污染的措施,如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常青藤等,或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另外,建议不吸烟者不要在有人吸烟的地方呆太长时间。同时要强化权益意识,要充分运用法规赋予的权利,在办公室、家庭等室内环境中对吸烟者多作劝阻,对室内吸烟者说N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