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将股骨头坏死定义为: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目前苏北地区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分期、分型不是十分清楚,这直接导致了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盲目、不规范。尤其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不规范。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创伤性因素:有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史。非创伤性因素:长期或大量的服用激素,饮酒者,潜水员、飞行员也可患本病。一般大剂量激素使用后几个月至1年左右即可引起症状。在苏北地区,长期大剂量饮酒者,本病不少见。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髋关节疼痛,以腹股沟区及臀部、大腿痛为主。行走出现跛行及长时间行走无力。髋关节检查: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及内旋时疼痛加重。患髋关节周围深压痛、叩痛。最常见的压痛部位位于腹股沟区,大转子及足跟轴向叩击痛。“4”字试验阳性。
通过询问病史及查体,对考虑有股骨头坏死的可疑患者,我们必须进行、影象学的检查。普通Χ线检查方便且费用低廉,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Χ线仅是骨内矿物质含量的反应,直到骨吸收以前,不显示任何Χ线表现,故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对钙成分已经发生改变的坏死股骨头可以做出诊断。
CT扫描可获得高分辨力及确切的轴位断层图像,对股骨头可取得较精确的诊断。CT检查可显示常规X线不能检查出的病变,且显示病变的影像较X线清晰。但CT同样要等骨组织在X线上的密度发生改变时,才能做出诊断。MRI应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使早期诊断率大大提高。MRI是目前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最灵敏的方法。对考虑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经X线片和CT不能作出明确诊断时,我们有必要行MRI检查。
考虑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我们通常行患髋平片及蛙式位两种体位X线检查:早期股骨头坏死可见不均匀的骨质疏松,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交替散在出现;其后可见股骨头囊性变,周围硬化带出现;软骨下骨塌陷(新月征);再重者股骨头塌陷变扁,股骨颈变短;髋关节半脱位,关节间隙变窄,骨关节炎出现。
考虑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同时应行髋关节的CT检查。髋关节CT可以进一步明确髋臼是否受到累及,可以明确股骨头坏死的部位及范围,可以判断软骨下骨是否受到破坏。股骨头坏死的早期CT检查见骨小梁结构紊乱、减少或消失。中、晚期可见CT检查见骨小梁消失,空洞形成,坏死区周围硬化骨的范围,对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及手术操作很有帮助。
目前核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股骨头坏死最早期,最明确的无创检查方法。因为X线检查及CT检查均反映的是股骨头钙成分的变化,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理本质为骨细胞及骨髓细胞的坏死,有机成分逐渐丢失,以钙成分沉积为主的骨小梁结构还没有受到破坏,而骨小梁结构的破坏要在股骨坏死发生数月后才会出现,时间一般为3-6个月,所以X线表现可以正常。
MRI检查反映的是氢离子的变化情况,股骨头坏死6小时后骨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凋亡作用就已经发生,主要表现为有机成分的变化,其中以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最为明显,股骨头坏死半月后,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就达到MRI可见的程度。所以我们对怀疑有股骨坏死的患者,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后有必要行髋关节MRI检查。
对髋关节疼痛的患者,综合患者有无长期激素服用史,饮酒史、外伤史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髋关节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不难。股骨头坏死的难点在于如何对患者进行宣教,如何对其发病本质、治疗方案及社会危害有清楚的认识。难点在于进行系统治疗,如何延缓其病程,减少致残率。
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系统
0期:患者有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表现,CT检查可见正常或者骨小梁结构紊乱、减少。但MRI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诊断股骨头坏死。在MRIT1像可以见坏死区结构不均匀,坏死区周围出现低密度的线状阴影,T2像可见坏死区周围出现双线征。
1期:患者有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X线检查见斑片状的骨质疏松,部分患者出现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交替出现,无囊性变及坏死周围硬化带,无股骨头塌陷。CT检查见骨小梁结构紊乱、减少或消失,周围出现高密度的硬化骨生成。磁共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骨坏死表现。在MRIT1像可以见坏死区结构不均匀,坏死区周围出现低密度的线状阴影,T2像可见坏死区周围出现双线征。
2期:全头或部分股骨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消失,密度不均匀,坏死区囊性变,坏死区边缘出现高密度的硬化带,但无股骨头塌陷。此期在X线、CT及MRI均可以明确诊断。
3期:在2期表现的基础上出现股骨头塌陷,可见新月征但无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或髋臼可以发现小的骨赘。
3A期:股骨头塌陷小于3mm。
3B期:股骨头塌陷≥3mm。
4期:在3期的基础上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及关节破坏的症状的骨性关节炎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