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和舟骨骨折是成年人群的常见损伤。随着相关疗效的提高以及内固定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对越来越多的桡骨远端骨折和舟骨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
与手术相关的潜在软组织、神经血管或骨质并发症包括:肌腱损伤、腕管综合征、骨折再移位、骨坏死等,这些都会延长制动时间以及手术次数,并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及时意识到这些并发症并作出正确诊断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
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损伤,占所有骨折的10%-25%,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均容易发生,可由高能量创伤和低能量创伤导致。在美国,每年有85000例医疗保险受益人存在桡骨远端骨折,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正逐年增加。
桡骨远端短缩程度即使只有2.5 mm也会严重增加尺骨远端所传递的负荷,从而可能导致腕关节疼痛、腕关节运动力学的异常、以及形成早期关节炎病变。因此,充分认识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它们就显得极为重要。
可供选择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制动或不行复位直接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外支架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等。ORIF又可选择背侧钢板、掌侧钢板、以及针对特定骨折块的固定方式。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于2010年发布了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指南,其内容包括根据影像学参数进行手术固定的推荐。该指南建议如果手法复位后桡骨短缩>3mm,桡偏>10o,或关节内骨折块移位或呈台阶样>2mm则采用手术固定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指南的制定者并不能支持或反对采用任何特定的手术方法。
近年来已经普遍应用了掌侧固定角度钢板的固定方法。由于这种钢板固定法并不依赖于钢板的支撑效果,因此它可以用于所有掌倾或背倾的骨折,以及骨折线延伸至关节面的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该钢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关节面的软骨下骨并中和通过骨折断端的负荷。此外,这种锁定钢板装置并不需要局部骨骼质量良好,从而能用于骨质疏松的骨骼或粉碎性骨折。
软组织并发症
桡骨远端骨折无论采用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均可能产生肌腱激惹和断裂的并发症。尽管传统上这种并发症与背侧钢板固定相关,但掌侧钢板固定甚至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式同样也可能产生肌腱激惹和断裂的并发症。
最常发生断裂的肌腱是拇长伸肌腱,而出现伸肌腱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屈肌腱更大。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发生肌腱,尤其是拇长伸肌腱断裂的比例可高达3%。通常认为其原因在于内固定物对肌腱的机械研磨和/或血管损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