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老百姓口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疾病,凡是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皆被归咎于“肩周炎”。然而随着国内肩关节医学的发展, “肩周炎”一词太过于笼统,而且在诊治过程中极以造成概念的混淆,无法满足专科治疗的需要,因此在肩关节外科专业中已摒弃了这一提法。肩关节是一非常复杂的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目前引起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常见疾病有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冻结肩等,而大多数肩关节疾病目前均能在关节镜下微创处理。
肩关节重要组成部分――肩袖由肩胛下肌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小圆肌组成,并从肩关节前、上和后面包裹肱骨头,加强肩关节稳定性,维持肩关节活动。经统计,肩关节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是肩袖损伤,占肩关节疾病的30%-40%。肩袖损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其发生与年龄成正相关,尤其50岁以上人群尤为常见,肩袖损伤常引起肩关节疼痛,同时还伴有肩外展无力。
运动员、提拉重物、外伤者容易产生肩袖损伤。典型症状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上举手臂疼痛;有时不敢患侧睡,甚至被痛醒;肩关节可在外展、上举或后伸时无力,有时连个人卫生也存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肩袖损伤因大多数医院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漏诊,耽误了患者的治疗、甚至因长时间漏诊而造成肩袖损伤得不可修复。目前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肩袖损伤技术已相当成熟,只需3-4个0.5公分大小的“洞眼”基本就能解除患者的长期的痛苦。
肩峰撞击征
肩峰撞击征是肩峰和肩峰下滑囊组织在肩关节外展、上举过程中与肩袖组织发生撞击和挤压,造成肩关节疼痛和上举功能障碍。一般而言,年纪较大者和投掷运动员,发生撞击及肩袖病变的较多。由于反复的撞击容易对肩袖产生损伤,因此很容易发生肩袖组织的断裂。
患者肩膀疼痛逐渐加重,当投掷或上举手臂时症状加剧。疼痛常放射到胳膊近端外侧和中段地方。若耽误治疗,病人可能会出现肌肉严重萎缩,且夜不能寐;如任其发展,后期则可能导致肩关节重要肌腱断裂,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随着国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肩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以年轻人多见,并且复发脱位的发病率较高。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常见于外伤后或篮球、足球、摔跤等接触性体育项目。
肩关节是人体中较为独特的一个关节,也是全身各关节中活动度最大的一个关节。与其他关节不同,肩关节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肩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张力平衡来维持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可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由于脱位造成了肩关节关节囊、韧带的撕裂,肩关节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在特定的体位情况下即出现反复的脱位。
不仅防碍进行体育活动,也影响到日常生活(任何外展外旋的位置―如在汽车驾驶前坐回手到后坐拿东西的姿势―即可诱发脱位)。如任其发展将对关节软骨及关节骨质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带来终身的疼痛及遗憾。
从临床经验来看,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效果较差,尤其是年轻患者,因此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方法重建撕裂的关节囊、韧带组织以修复肩关节的稳定结构。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已可以得到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肩关节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以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以往需切开8-10公分切口的手术通过关节镜下手术仅需2-3个0.5公分的小切口即可解决。
冻 结 肩
真正意义上的“肩周炎”在医学上称为冻结肩,即俗称的“五十肩”。冻结肩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40-50岁。其病因至今不甚明了,有研究表明它与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有关,糖尿病病史也是高危因素。它的病理特征是肩关节内严重的关节囊组织粘连。
其症状是无诱因的进行性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旋受限为著,同时伴有肩关节疼痛,严重者可影响睡眠。发病后3-6个月时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程度达到峰值,之后症状逐步缓解,若不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发病后1 年左右完全缓解,但可能残存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有时一侧肩关节发病后,相隔一段时间后另一侧也可能发作。冻结肩的诊断是一种排除诊断,即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疾病,如肩袖损伤、创伤后粘连、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等,之后才能作出断。
由于其自限性病程的特点,大多数冻结肩的治疗不需手术,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积极的功能锻炼,其目的是在肩关节活动受限期间尽量保持一定的肩关节活动度,这样在关节粘连自行恢复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肩关节活动。对于少部分不能自行缓解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囊的松解,并辅以麻醉下推拿松解,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冻结肩的功能锻炼包括4个简单动作:前曲上举、外旋、内收和内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