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孩子睡觉,哭哭闹闹到两岁。”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睡觉不安生的烦恼时,总是用这句话安慰自己。女娃小宝,20个月大,在睡觉的问题上也特别“调皮”,满床翻滚。睡下的时候在床这头,半夜里就到床那头了。小宝的家长和街坊邻居一交流,不少孩子也有同样的情况,邻居说,小孩都这样的,大了就好了。可小宝的家长对这个问题上了心,他们觉得“睡觉调皮”或许不是那么简单。
在辗转求医了半年之后,答案终于揭晓,经浙江省儿科学会委员、南京军区儿科学会委员、解放军第117医院儿科王红主任确诊,小宝睡觉不安生是因为腺样体肥大惹的祸。这个问题在不少孩子身上都有,却没有被大众所了解。
前两天,小宝到解放军第117医院儿科王红主任的专家门诊复诊,我特意也去了一趟。小宝的睡觉故事说你听听,你可能会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现相似之处。
孩子睡觉打呼噜90%是因为腺样体肥大
外婆说,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睡觉问题让全家人操心了。
去年7月,奶奶最早发现小宝“皮”了。之前孩子是阿姨带的,睡觉貌似还乖,只要一哭闹,阿姨就会给小宝塞个奶嘴,立即就安静下来了。7月份,阿姨走了,孩子由家人接管,发现了问题:
小宝入睡很难,喜欢在床上爬来爬去。入睡后,喜欢趴着睡,有时甚至膝盖跪床、背部拱起,呼噜声和大人一样响亮。全家人觉得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一来孩子睡眠不深,可能会影响发育;二来为了给孩子盖被子,已影响了大人的睡眠和工作。
去年8月,外婆带小宝去了熟悉的一家中医诊所,之后又去了一家大医院的儿科专家门诊,治疗不见起色。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孩子又陆续尝试了中医针灸、推拿等疗法,还是没有好转。
到了今年1月,孩子夜里睡觉时呼噜声依旧,大人们既心疼又着急。
外婆家住在解放军117医院对面,一天早上,她抱着小宝直接去了医院儿科住院部,找到王红主任。
王主任听完小宝的睡眠故事,补充询问了相关的症状,再细细一检查,解答了小宝家人困扰已久的疑问。
王主任说:“可能是孩子的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舌根后坠,从而出现了呼噜声,睡觉时呼吸不畅不舒服。孩子爬来爬去也好、趴着睡也好,背拱起来也好,都是在寻找一个让自己呼吸舒服的睡觉姿势。这确实不是调皮的问题。”
“孩子睡觉打呼噜和大人原因不大一样。成年人打呼噜大多和咽肌松弛、肥胖有关。孩子打呼噜90%多是因为腺样体肥大,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还可引发耳、鼻、咽、支气管等炎症,如慢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疾病。”王红主任说。
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中
12.9%的学生在2-6岁时有打鼾病史
王主任说,腺样体是位于耳、鼻、咽三者交界处的淋巴组织,它在胚胎时就存在,6岁左右发育到最大,14-15岁基本萎缩到与成人相似。一般来说,腺样体肥大或增殖,多是因为感冒引起,炎性分泌物会刺激腺样体增生肥大,阻塞后鼻孔,引流不畅致使鼻炎、鼻窦炎反复发作,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因为鼻塞,孩子常常张口呼吸,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未经鼻腔的过滤,直接进入咽喉部,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在王主任的门诊里,以2-10岁最常见,最小的12个月。有一位6岁男孩因为腺样体肥大,平时一躺下睡觉,就会出现憋气、打鼾,感冒后每次张口呼吸、气急明显,均需住院治疗才能好转,严重影响了发育。
王红主任说,腺样体肥大后的症状和感冒、鼻炎的常见症状很像,其实是“假感冒”。还有一些孩子反复咳嗽,很容易被误诊为哮喘,但并不一定是气管的问题。很多是因为鼻炎,鼻涕倒流到喉咙引起的。又打呼噜又咳嗽的孩子,一般要怀疑是否有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特别要紧的是,孩子腺样体肥大后,由于睡觉时打呼噜、张口呼吸及体位等影响,可能造成孩子牙齿发育畸形,面部眼间距过宽等“腺样体面容”,时间久了就可能使可爱的宝宝变丑。因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孩子生长发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这一激素的生成主要是在夜间睡眠中。如果孩子睡眠长期不足,脑垂体分泌停滞,必然会影响孩子发育。这样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个子较矮。据一项针对打鼾对儿童学习成绩远期影响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中,12.9%的学生在2-6岁有打鼾病史,远远高出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
小宝的情况不是很严重,王红主任给孩子选择了保守治疗,观察3个月。不过王主任也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拍片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话,并且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约2/3以上时,就要及时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