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PLG)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随着腹部超声的广泛应用,PLG已成为常规超声检查中较为常见的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率大约在1%至9%之间。
目前一般将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胆囊腺瘤和胆囊癌为肿瘤性病变,其余为非肿瘤性病变。非肿瘤性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症,炎性息肉、纤维性息肉、混合性息肉等。
肿瘤性息肉必须要手术治疗,虽然大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良性病变,但在常规的超声检查中很难区分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所以如何在术前鉴别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非常重要。
作者及其带领的团队曾统计了经超声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并行胆囊切除术的7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这748患者中,665例为非肿瘤性病变,其余为肿瘤性病变。在83例肿瘤性病变中,68例为胆囊腺瘤,15例为胆囊癌。
大小是预测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最有价值的参数。胆囊息肉样病变超过10mm是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手术指征。本研究中,所有大于10m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18.6%为肿瘤性息肉;而小于10mm的PLG中,仅3.3%为肿瘤性息肉。由于10mm以下的胆囊癌一般比较局限,所以在密切随访下,待其直径达到10mm后再行胆囊切除术亦无较大风险。年龄是预测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目前多数研究结果倾向将大于50岁作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的一个指征。在本研究中,小于50岁的病例中,9.2%为肿瘤性息肉,而大于50岁的病例中14.6%为肿瘤性息肉。因此以50岁作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切点还是比较恰当的。对于有腹部症状的患者,虽然多为非肿瘤性息肉,但是为了缓解症状,可以行胆囊切除术。
虽然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是否合并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肿瘤性息肉无明确关联,但一般认为如果肿瘤性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将有加速肿瘤性息肉恶变的可能,加之胆囊结石一般也需手术治疗,所以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一般也建议手术治疗。
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在肿瘤性息肉组和非肿瘤性病变组无显著差异。换言之,这些指标对于是否手术没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胆囊息肉样病变在腹部超声检查中较为常见,对于有腹部症状,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以及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我们建议手术治疗。其余PLG患者则需长期随访,当其直径超过10 mm或者出现症状时推荐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