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目前比较常见,老年骨质疏松容易引起脊柱骨折,只要轻微的外力即可受伤。脊柱骨折后会出现腰背部疼痛,难以坐立,甚至可以引起驼背等。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这种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多发病。患有该病的老人通常由于疼痛、不能站立而不得不长期卧床,到病变晚期,受伤椎骨进一步萎缩,畸形加重,还会导致胸腔容积缩小、缺氧、心肺功能障碍,从而威胁生命。以往的治疗方法,一般都选择让病人卧硬板床静养6周左右,使骨折的椎骨慢慢恢复。但长期静卧,有可能加速骨质疏松的进展,还可能引起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卧床并发症。
怎么样才能迅速让脊柱骨折的老人站起来呢?目前医学上有种方法,我们通俗的讲就是脊柱上打一针,医学上叫做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1987年在法国由介入放射学家Herve Deramond及其合作小组首先采用的。这是一种简单的、最小创伤性的手术操作,该手术为那些承受着由于骨质疏松症或肿瘤等而导致的脊椎骨折和疼痛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介入性技术包括在影像学的介导下向骨折的或破坏的椎体中注入骨水泥。目前国内众多医院都能熟练进行这种微创手术。
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的王云主任医疗团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已成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和椎体恶性肿瘤600余例。该技术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创口仅针孔大小,术后当天就可下地活动。一次治疗大概需要15分钟,即使身体虚弱或高龄患者也可以接受此治疗(我科所治疗患者最高年龄达91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