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不,此话就在张老师身上应验了。60多岁的张老师退休在家,并没有受到任何外伤,突然发现自己长时间不动后右髋部有僵硬感,运动后变得“灵光”,但长期行走后则出现右髋部疼痛,右腿沉重迈不开步子,稍事休息后即可缓解,但若继续行走,时间不长则上述症状重复出现。
当时,张老师并不将此放在心上,时间长了,她感觉双腿不等长,右腿行走时有点“跷脚”,到关节外科门诊一检查,才发现自己患的是“右髋骨性关节炎”,经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张老师右腿不痛了,行走也不“跷脚”了,就连和小姐妹跳舞时,外人也看不出她装了假关节。
据武警医院关节外科专家介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髋部关节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或肥大性关节炎等。其特点是髋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及关节周围有新骨形成,是骨科常见疾患之一。肥胖、关节损伤、关节过度使用等因素均可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此肥胖人士、运动员以及长期机械性重复使用某一关节的人士(如打字员、IT人士、搬运工人、纺织工人、教师、营业员等),都是骨性关节炎的高发人群。
髋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好发于50岁以后人群;继发性关节炎易发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小,一般在40岁左右,多继发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骨折脱臼或炎症之后。主要症状为疼痛、跛行和功能限制,疼痛常放射至膝关节内侧。受累关节常有关节胶着,即该关节在某一位置较长时间静止不动以后,开始活动时比较困难且伴有疼痛,经短时间活动后,胶着现象才消失,但如果活动过多,同样会引起关节疼痛。如果您的关节有上述表现,就可以考虑患骨性关节炎的可能,应该尽快看医生,以便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缓慢,继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进程则较前者迅速。该病一般运用“三维整体动态平衡疗法”来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适当休息,减少负重,减轻关节负担;消除致病因素;理疗,适当活动锻炼;西药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领域最为成功及可靠的手术方式之一,它是指通过手术将髋关节病变的组成部分去除,换上新的人工组件――即我们所说的人工假体(根据髋关节的组成分为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其目的在于解除髋关节疼痛,同时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