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L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时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特异性抗体,6岁以下幼儿常表现轻症,甚至隐性感染。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为EB病毒,该病毒1964年由E、B等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中首先发现,故命名为EB病毒。EB病毒属疱疹病毒群,是一种普遍感染人类的病毒、具有潜伏及转化的特性。EB病毒有双链DNA的基因组,成熟感染性颗粒直径约150~200nm.培养约需4~6周。1968年首次发现该病毒是引起LM的病原。后经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得到证实。EB病毒为本病病原的依据有①此种病毒只能在淋巴细胞系统的细胞中生长增殖,②培养过程中该病毒能刺激淋巴细胞的增生:③急性期患儿周围血淋巴细胞可培养出EB病毒;④患者血清中具有高滴度的EB病毒特异抗体,井可长期存在;⑤无此特异抗体者对此病易感,而抗体阳性者则不发病。
在临床症状颇为相似的LM病例中,90%以上由EB病毒引起,而其他5~10%称之为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例则由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鼠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HIV病毒及第6型疱疹病毒(HHV-6)等所致。
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广泛、多散发,亦可呈小流行,经密切接触病人口腔唾液而传染。飞沫传播并不重要,输血及粪便亦为传染源之一。多见年长儿及少年,6岁以下可呈不显性感染。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幼儿期感染较多见;反之,条件较佳地区则青少年期才多见。成年期血清抗体大多已阳性、EB病毒不仅可在患儿的唾液中发现,且20%的恢复期病儿及50%因抗体阳性而接受免疫治疗者的唾液中亦可能出现此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在口腔内繁殖。本病自潜伏期至病后6个月或更久均可传播病原体;甚至只经血清学证实的恢复期病人中,仍有15 %可间断排出病毒。
曾有人提出传染途径的另一可能是垂直传播,因有报道一例死于本病的两周新生儿,在其淋巴结中发现EB病毒。
因传染大多由直接接触,故不必过多顾虑学校内飞沫传染,但家庭中的传染则较可能。本病并无实际可行的预防方法。
病理变化 病毒进入口腔后,在咽部淋巴组织内繁殖复制,继而进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内脏。咽部上皮细胞、B细胞、T细胞及NK细胞均具EB病毒的受体)。但IM时主要感染B细胞(T细胞难于成为EB病毒长期潜伏存在的场所),继之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应,形成周围血中可见到的异常淋巴细胞,也就是活化的抑制性T细胞。本病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并不化脓。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均可受累,表现为异常的淋巴细胞浸润。EB病毒不诱致细胞溶解,但可产生细胞变形,并引起形态及功能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