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同年龄解剖发育有差异,病理自然不同。新生儿小婴儿阑尾比较短粗并且开口处相对较大,根部呈漏斗状。对引流有利,梗阻机会较少,所以小儿阑尾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低,临床上以学龄儿童为多见。
小儿阑尾炎的病理分为卡他型、化脓型、坏疽型及梗阻型。卡他型只见于大孩子阑尾炎早期,晚期可能自愈,或转为化脓、坏疽;典型化脓型病理多见于婴幼儿,从粘膜下层开始,各层有化脓性细胞浸润,阑尾肿大、猩红、有脓苔,临床上腹痛发烧较重,局部压痛明显,很快扩散为腹膜炎,特别是3岁以下婴儿多在就诊时已成腹膜炎,因发烧、腹胀、腹部较硬、腹穿有脓而确诊;坏疽型多见于学龄儿童,同时有血管栓塞,阑尾迅速坏死,周围渗出不多,但纤维蛋白脓苔性粘连较早,容易形成局限脓肿;梗阻型多见于蛔虫性阑尾炎与蛲虫性阑尾炎,阑尾外表无明显变化,多为学龄儿童,临床上腹痛剧烈而压痛不重,一般不发热,可以不发生继发感染,虫退出而愈,但蛔虫有钻进性,可压迫正常阑尾尖端穿孔,多条蛔虫从此钻入腹膜腔,形成蛔虫性腹膜炎,主要病理来自机械性刺激,无化脓性病理反应,临床上腹痛、压痛、发热均不严重,病情发展缓慢,有慢性中毒症状,很像结核性腹膜炎,但不久发生以蛔虫为中心的多发性腹内脓肿,则表现为严重中毒症状,误诊晚期病例死亡率很高。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何浔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发展很快。大孩子病程一般在一周内也可划分四期:
⑴单纯阑尾炎期 各种炎性变化均在阑尾器官内部。周围渗出少,反应轻微。约在发病12~24小时以后感染则逐渐向外扩散。
⑵感染扩散期 阑尾周围腹膜发炎,有脓液,逐渐扩散至全腹腔而为弥漫性腹膜炎。年龄越小扩散越快,48小时以后常为腹膜炎期。临床上出现发热、中毒、腹胀,全腹压痛、肌紧张。但右下腹仍比较显著。
⑶感染局限期 渗液中纤维蛋白沉积(脓苔),阑尾与周围器官互相粘连,限制感染扩散,外围渗液开始吸收,阑尾周围形成浸润肿块,也称为浸润期。约在发病后第3~4天,72小时以后。患儿一般情况好转,精神、食欲比前一天有进步,但局部压痛、肌紧张突出而局限。直肠指诊与腹壁双合诊在右下腹有浸润块及压痛。
⑷阑尾脓肿期 感染局限后逐渐吸收愈合。但如果阑尾已成为坏死异物或夹有粪石存留腹腔,则成为感染核心,形成脓肿,临床仍发热但腹痛渐减轻。压痛仍存在,并可摸到球形肿物约5~10厘米直径(双合诊)。约在1周后形成,常需数周以后逐渐吸收。
各期发展过程随病理类型不同而有差别,年龄不同也各有特点。3岁以下婴幼儿很少形成脓肿而多发展为腹膜炎。学龄以下儿童则扩散期不明显直接过渡为局限期。但学龄儿童多见坏疽型,阑尾坏死则易形成脓肿。此外发病后药物治疗也有影响。大量抗生素可促进过渡至局限期,或延缓扩散、限制扩散,改变了临床病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