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包括外耳、中耳及内耳。中耳是传递声音的重要结构,将声音通过听骨传递到内耳。中耳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外侧隔着鼓膜与耳道相邻。中耳炎是累及中耳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分为化脓性及非化脓性两类。化脓性又分为急性和慢性。非化脓性主要指分泌性中耳炎。
病因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窦炎及扁桃体炎;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等,咽部、鼻部的炎症经过咽鼓管向中耳蔓延,常见的病菌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不当擤涕,如两侧鼻孔用力擤,或不适当的咽鼓吹张,则压力使含有病毒和细菌鼻涕向鼻后孔、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污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
4、婴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仰卧进食时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外伤或挖耳等不良习惯造成鼓膜损伤,耳道细菌经穿孔进入中耳。
6、乘飞机或潜水时,中耳内外压力变化大,而咽鼓管功能不好,导致中耳气压伤。
7、鼻咽部肿物或腺样体增生,引起咽鼓管堵塞。
临床表现
1、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则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主要由于急性炎症治疗不恰当或迁延所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见症状为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耳鸣,部分病例可引起颅内外的并发症。
2、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常见于儿童,主要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症状主要为听力下降,耳痛、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可有“自听增强”现象。儿童多表现为对声音反应差,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
检查
1、耳镜检查,急性可见鼓膜充血、穿孔、搏动性闪光点及脓液。慢性可见鼓膜穿孔、脓液、肉芽或白色豆渣样胆脂瘤。分泌性中耳炎则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橙红或琥珀色油纸样。透过鼓膜有时见到液平面,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咽鼓管吹张后可在鼓室见到气泡。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音叉试验及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聋。声阻抗检查在非化脓性者为C或B型。
3、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慢性者或胆脂瘤可见有骨质破坏影。
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2、药物治疗
可服用抗生素或稀化粘素。局部用药在急性早期耳痛可用3%酚甘油滴耳。如耳流脓,可用抗生素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可的松液等。局部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2~3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5-10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3、非化脓性者可用1%呋麻滴鼻液滴鼻等,使咽鼓管通畅,也采用咽鼓管吹张、耳后封闭或鼓室抽液等治疗,必要时作鼓膜置管术。
4、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干耳后1-2个月可在手术显微镜或耳内镜下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5、骨疡型或中耳胆脂瘤,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应及早施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同时可采用人工听骨来重建听力。
中耳炎防治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患感冒、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要积极治疗,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要强力同时双侧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
3、避免挖耳不良习惯。如有小虫进入耳道,可先滴入食用油泡死小虫后再取。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用棉签吸干水分。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5、乘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应作吞咽动作。
6、不要随意或不规范使用局部滴耳液。
7、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果蔬,如芹菜、丝瓜、茄子、黄瓜、苦瓜等。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