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经血管造影证实有肾动脉狭并实施介入治疗使血压得到控制的占64%,还可使79%的肾动脉狭患者的肾功能稳定。
肾动脉狭窄CTA表现
肾动脉狭窄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呢?
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脏萎缩、终末期肾病等。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以保护或恢复患者的肾功能,改善预后。
导致肾动脉狭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肌纤维发育不良和大动脉炎。青年患者多见于后两种疾病,中老年患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当患者具有以下表现时怀疑肾动脉狭窄:
1、30岁之前出现高血压或55岁之后出现严重的高血压。
2、近期突然持续性恶性高血压。
3、联合应用三种以上包括利尿剂在内的降压药物仍然控制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
4、存在难以解释的肾萎缩或双肾大小不等(直径相差大于1.5厘米)。
5、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和缺血性肾病。
当出现肾动脉狭窄时,主要会出现以下症状。
1、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大多没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它的特点是高血压进展迅速,并且血压不易控制。舒张压增高明显(常超过110―120mmHg),可表现为恶性高血压(血压急骤升高,舒张压持续大于130 mmHg,)。
2、肾功能不全表现
部分病人有高醛固酮血症(导致低钾血症)、轻度尿异常、肾功能受损(缺血性肾脏病)。
3、原发病表现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者多发生在老年人,可出现脑卒中、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及眼底改变;由大动脉炎引起者,多为青年女性,可出现发热、关节痛、无脉等表现。
辅助检查主要使用肾B型超声、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显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无创检查。血管造影被认为是RAS诊断的“金标准”,但一般不单独用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多与肾动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同时进行。
治疗RAS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高血压以防止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纠正严重的RAS以防止肾功能减退或使已受损的肾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
对于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1、药物治疗:不能改善患肾缺血,仅能帮助控制高血压。应用控制血压的药物仍是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基础。通过控制血压或缓解肾功能恶化,在大多数患者中取得一定的疗效。适用于狭窄小于50%,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血运重建可能无效或风险过大者以及血运重建后的辅助治疗。
2、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低的特点。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带有球囊的导管插入狭窄的肾动脉,然后充胀球囊,由内而外扩张狭窄的肾动脉到正常口径,此法尤适用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患者在扩张术后易发生再狭窄使治疗失败,故这些患者可以在扩张术后放置血管支架,以防止术后的狭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如今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成为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肾动脉狭窄造影表现
肾动脉植入支架后狭窄消失
3、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肾动脉内膜切除术、肾动脉狭窄段切除对端吻合术、自身肾移植术使病肾获得血供,无法进行上述治疗时可考虑切除病肾。手术方法的缺点是创伤比较大,但治疗效果是非常可靠的,还可用于治疗不适合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的患者。因为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应用,手术治疗目前应用逐步减少。
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经济状况及相应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总之,药物治疗是其他治疗手段的基石,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肾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及手术安全性高等优势,已成为治疗的首选。虽然外科的肾动脉血管重建术存在不足,但对于一些特殊患者,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