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指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下降, 引起肺和/或体循环淤血,患者感呼吸困难、疲乏、无力,腹胀或肢体浮肿。
诊断心衰除了临床症状,还需要有心脏器质性损伤的证据。超声心动图和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心衰症状是诊断心衰的第一步。早期表现为重体力活动时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乏力。若不经治疗,病情往往逐年加重,活动耐力逐年下降,甚至不能长时间平卧。一些患者会在夜间睡眠时突然憋醒,坐起或站起后缓解,可再入睡。严重时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呈端坐位。随病情发展,患者逐渐出现纳差,腹胀,下肢浮肿,甚至腹水。呼吸困难、乏力症状除见于心衰,也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尤其肺气肿、肺心病),肥胖、缺乏锻炼等。冠心病患者也常表现为劳力性胸闷、气短。高血压、肥胖、肺心病、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或血栓等也可出现下肢浮肿,因此单靠症状不能诊断心力衰竭。
心衰的病因很多:任何加重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损伤或心肌代谢异常的因素都可引起心衰,如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各种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些结缔组织病累及了心脏等。因此,一旦诊断心衰,一定要有病因诊断。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很容易的确定先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等。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的明确患者心脏功能,包括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是评估左室收缩功能最常用指标,但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测定不准确:如抽烟、年龄大、肺脏疾病患者,透声窗差,图像不清晰;心房颤动时,尤其心率过快时,以及心肌梗死时,往往存在误差;超声操作者本身熟练程度对测值也有很大影响。有经验的超声专家会根据心肌的运动幅度较准确的估测EF值。需要注意的是,EF值仅仅反映左心室心肌的动度,不能确定或排除心功能不全,即EF正常不能认为患者无心衰。瓣膜性心脏病不能根据EF值断定有否心衰,但一旦EF值低于正常,往往表明病情恶化,预后差。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肥厚的患者常表现为EF正常的心衰,原因是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心脏超声检测心脏舒张功能不全较准确的指标是E/E'比值,即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尖处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组织多普勒测定二尖瓣环处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的比值,此比值<8可排除舒张功能不全;.>=8<15要结合临床判定;>15表明存在舒张功能不全。
典型的心衰患者不需通过测定BNP或ProBNP来确诊,但测值有利于判断预后和治疗效果。在不能确诊的情况下,BNP或ProBNP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大多数心衰患者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心衰的诊断;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活性的N-末端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更稳定,其浓度可反映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因此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正常人血浆BNP和NT-proBNP的浓度相似。在左室功能障碍时,血浆NT-proBNP的水平超过BNP水平可达4倍。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性别和体重有关,老龄和女性升高,肥胖者降低,肾功能不全时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也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在伴急性冠脉综合证、慢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房颤动(AF)时也会升高。BNP亦有类似改变。50岁以下的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pg/ml诊断急性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5%;50岁以上的人血浆浓度9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0%。NT-proBNP<300pg/ml为正常,可排除心衰,其阴性预测值为99%。心衰治疗后NT-proBNP<200pg/ml提示预后良好。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NT-proBNP 1200pg/ml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8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