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祖国医学认为属于Y瘕、积聚的范畴,又有肠覃、石瘕之称。主要临床表现可见月经改变,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刘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专业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本着凉血不留瘀,祛邪不伤正的原则,于非经期拟用消Y方以凉血化瘀、健脾祛痰,经期则摄血治标,改善患者之不适。临症结合患者月经情况及其体质灵活加减,综合调理。
子宫肌瘤;中药治疗;名医经验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根据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祖国医学认为属于Y瘕、积聚的范畴,又有肠覃、石瘕之称。主要临床表现可见月经改变,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患者腹部扪及肿块,子宫肌瘤过大时出现疼痛或压迫症状。
另外,还可见白带增多、不孕以及继发性贫血等症状。刘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专业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深受教益,现将其辨治子宫肌瘤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子宫肌瘤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归属于Y瘕范畴,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或情志因素、房室所伤、饮食失宜,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实邪凝结不散,停聚下腹胞宫,日月相积,逐渐而成。由于病程日久,正气虚弱,气、血、痰、湿互相影响,故多互相兼夹而有所偏重,极少单纯的气滞、血瘀或痰湿。刘教授认为既为有形之邪,且胶结固定于胞宫,总不离痰瘀二字。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凝血蕴裹而不散, 津液涩渗, 著而不去, 而积皆成矣”。
2、 辨证论治,强调分期施治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出:“凡治诸Y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子宫肌瘤患者多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月经淋漓不尽,日久出现头晕眼花,面色无华,舌红,脉细等阴血亏虚之象,应从临床症状随证加减治疗,治疗原则多遵《内经》“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及“攻补兼施”。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损伤正气。
《医学入门・妇人门》云:“善治Y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亦说明补益气血而恢复机体正气的重要性。故刘教授治疗子宫肌瘤并未拘于祛瘀化痰消Y,而是祛邪与扶正兼顾。有研究统计分析发现:中药治疗肌壁间肌瘤效果较好,肌瘤小、单发性、病程短者尤佳,提示对子宫肌瘤应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治疗。
刘教授本着凉血不留瘀,祛邪不伤正的原则,于非经期拟用消Y方以凉血化瘀、散结消Y、健脾祛痰,其组成为知母12g 黄芩12g 党参18g 炙黄芪18g 赤芍9g 炙鳖甲12g(先煎) 蒲黄15g(包) 坤草12g 茯苓12g 炒白术12g 香附9g 生龙牡各30g(先煎) 陈皮9g 海藻12g。方中知母、黄芩清热泻火解毒,药理实验亦已证明知母皂苷、黄芩黄酮A皆具有抗肿瘤作用;党参、炙黄芪补气健脾扶正,同时可改善多数患者经血过多所导致的继发性贫血;
赤芍、蒲黄、坤草凉血化瘀而不增加离经之血量;炙鳖甲、生龙牡、海藻滋阴潜阳,消痰软坚散结,其中生牡蛎咸,涩,微寒,能化瘀散结,清热益阴、潜阳,固涩,直入血室,炙鳖甲“主心腹症瘕坚积”,入肝脾血分,通血脉、散结、消Y,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效;茯苓、白术、香附、陈皮理气健脾,化痰祛湿,同时顾护脾胃以资血之源,且药理实验证明茯苓煎剂具有抗肿瘤作用。
全方清热化痰,行气活血,祛瘀消Y。经期则摄血治标,根据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经行腹痛等症状予宫宁颗粒、龙血竭片等止血定痛药物,止血而不留瘀,改善患者之不适。
临症加减消Y方时主要以参考月经为主,结合患者体质综合调理:经量过多者加三七粉、茜草、乌贼骨等以加强化瘀止血之功;经行腹痛者加元胡以增行气化瘀定痛之效;平素兼有肝郁气滞症状者加柴胡、木香;湿邪较重者加薏苡仁、泽兰等淡渗利湿化瘀药。对于因经血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者予以益气维血颗粒、生血宁片等成药补充铁剂而不碍胃,与中药相得益彰,明显改善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