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抗病毒,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α-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自1991年第一种核苷(酸)类药物拉米夫定问世以来已有18年的历史,在这18年间又先后有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等在我国上市。
这些核苷(酸)类似物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是肯定的,而且口服方便、副作用小,受到很多病人和临床医生的青睐,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似物的耐药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并已成为目前肝病治疗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
乙肝病毒之所以出现对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与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有关。核苷(酸)类似物并不能杀灭病毒,只是冒充了病毒复制所需要的核苷(酸)原料而抑制了病毒的繁殖,病毒一旦发现这种错误后便会通过基因位点的突变进行自我修正。
所以,耐药现象是病毒在外界压力下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符合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在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的过程中,病毒耐药是绝对的,不耐药是相对的。那么,如何判断病毒是否耐药了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如果病人在服用某种核苷(酸)类似物过程中病毒含量突然由低水平(或者不可检测水平)明显上升到一个高水平,有的甚至伴随着血清转氨酶升高时即可以考虑病毒出现了耐药,此时进行相应的耐药位点检测即可明确诊断。
不同的核苷(酸)类似物有不同的耐药率和耐药特点: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耐药率相对较高,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叉耐药现象;恩替卡韦耐药率很低,但如果出现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药,恩替卡韦的耐药率也将大幅度上升;阿德福韦耐药率也较低,而且不受其他核苷(酸)类似物的影响。病毒耐药对治疗是不利,此时病毒复制将再度活跃并可能加重肝损伤,所以对病毒耐药必须予以重视。
那么,如果万一病毒耐药了怎么办?
1、如果是拉米夫定耐药:一是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二是换用恩替卡韦,而且剂量要加倍(2片/天);由于与替比夫定存在交叉耐药,所以不能换用替比夫定。
2、如果是替比夫定耐药:处理方法同拉米夫定耐药,即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或换用恩替卡韦。
3、如果是阿德福韦耐药:一是加用或换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二是直接换用恩替卡韦。
4、如果是恩替卡韦耐药:可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因为恩替卡韦耐药是建立在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耐药基础之上的,所以不能换用后两种药物。
5、不管是哪一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都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换用α-干扰素,前提条件是没有α-干扰素的使用禁忌症。
6、不管是哪一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只要肝功一直保持正常,也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停药,但停药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如果出现肝功明显异常并且不易控制则应重新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7、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有腹水、黄疸等)必须坚持终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即使出现耐药也不可贸然停药,否则病情将迅速恶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