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病毒是治疗的根本,其短期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细胞、稳定肝功,长期目标则是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以及病毒学检查阳性就是抗病毒适应证。但由于抗病毒疗程长、费用高,所以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使用哪种抗病毒药都需要病人自己作出选择。
目前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α-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的优点是,药理作用较广,除了抗病毒外,还有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可能性比核苷(酸)类似物高,疗程比较固定。
缺点是,适应证相对较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有癫痫、精神病或精神病家族史的病人以及中、晚期肝硬化的病人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重上述疾病;副作用相对较多,治疗初期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疼、四肢酸痛等症状,长期用药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等;需要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需要冷藏保存。
干扰素又有普通干扰素和长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之分。普通干扰素是隔日注射一次,聚乙二醇干扰素是每周注射一次,疗程都是半年到一年。
核苷(酸)类似物的优点是,适应证较宽泛,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每天1片,口服方便,抗病毒作用可靠,药物不需要冷藏保存。
缺点是,药理作用较为单一,有些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产生病毒耐药现象,不能随便停药,疗程不确定(一般需要2~3年或更长时间)。
目前在我国临床应用的这类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等。这类药物发展很迅速,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新药不断出现,病人会有更多的选择。
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选用哪种抗病毒药治疗应认真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药费来源、家庭经济实力能否保证完成全疗程治疗?
2、干扰素需要冰箱冷藏、需要注射给药。你有没有保存条件?注射给药是否方便?
3、短期内是否需要婚育?因为抗病毒药有致畸作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所以治疗期间是不能生育的。
4、能否耐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5、对药物性价比(即:疗效和药费的比值)的认可程度如何?有些药物价格贵,但疗效好,你能否接受和认可这种性价比?
对于上述两大类药物,病人应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对病史较长、有肝癌家族史、又没有干扰素使用禁忌症的病人,最好是能接受一个疗程的干扰素治疗,以降低肝癌的发生率。不能或不方便使用干扰素、或使用过但疗效不好的病人则应选用核苷(酸)类似物。
目前不主张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应用,因为联合应用并不能提高疗效。不主张儿童使用核苷类药物,以免药物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潜在的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