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人稍微接触冷、热、酸、辣饮食即出现腹痛、腹泻,腹泻次数甚至达10次/天以上;有的人时而便秘时而腹泻。被诊断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反复多次去医院就诊均未见异常,因此常常不被关注,但上述症状长达数年或终身;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多痛苦的同时,也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成人IBS根据国际罗马Ⅲ诊断标准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分型IBS。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不但与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等有关,而且与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相关。
美国的调查显示IBS约占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人数的30%,每年耗去的医疗资源约80亿美元。我国人群中IBS的患病率为7.1%~13.6%,城市发病明显多于农村,学生、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高于工人、农民。IBS也是部队非战争减员的原因之一。有报道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军人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高达60%以上,而功能性胃肠病中IBS发病率最高,是平战时军人中最常见的一种非武器伤类疾病。尽管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但对其了解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过去,诊断此病使用的病名十分混乱,如胃肠道神经官能症、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激惹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均曾被使用。
IBS的临床特征
1、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且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有些食物如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浓烈调味品、酒、冷饮等,可诱发腹痛。腹痛不进行性加重。睡眠时不发作。
2、伴有疼痛的慢性、频繁发作的腹泻:一般每日3-5次,少数严重者发作期大便可达十数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稀水样或成形软便;腹泻或不成形便有时与正常便或便秘相交替。
3、伴有疼痛的慢性、频繁发作的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IBS的诊断
根据国际罗马Ⅲ标准建议,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 最近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 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及以上: (1)排便后症状缓解; (2) 伴随排便频率的改变; (3) 伴随粪便性状的改变。
下列症状可支持IBS的诊断: ( 1)异常的排便频率: ≤3次/周或> 3次/d。(2) 异常的粪便性质: 块状便/硬便; 松散便/稀水便。(3)排便费力。(4) 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5) 排出黏液。(6) 腹胀。
很多患者都是在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去医院对胃肠道进行必要的检查,发现没有任何器质性的改变,这时医生才有可能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对于症状刚开始出现不久的患者、或者持续性腹泻的年轻患者,伴有便血,消瘦,贫血 ,或者近期曾外出旅游者,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50岁以上的患者应筛选结肠癌 。
IBS的防治要点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IBS患者获益。保持乐观豁达及稳定的情绪,松弛身心,改善睡眠,日常听听音乐,适当运动,可减少焦虑 ,有助于缓解肠道症状。
饮食习惯的改变也会有所帮助。避免食用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辛辣、冰冻、油腻生冷食物及烟酒、咖啡、巧克力要禁忌。饮食定量,不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腹泻患者应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食物;便秘者应多食纤维蔬菜、粗粮等。
调节肠道菌群 补充正常菌群,适量补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每天喝适当酸奶是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
其他可能的治疗方法可包括:严重焦虑、 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腹泻为主要症状的IBS止泻 药物的应用 ;低剂量的 抗抑郁药 ,以帮助缓解肠痛;便秘者给予药物通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