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临床上,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儿,很多家长认为上睑下垂矫正手术肯定是越早做越好。其实不然,尤其是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时机、手术适应症的把握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检查和诊断:
1、上睑下垂的分度
(1)正常,在自然睁眼原位注视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与角膜上缘之间中点水平,即上睑缘覆盖上方角膜1.5~2.0mm。
(2)轻度下垂,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遮盖瞳孔1/3以内,下垂量约为1~2mm;
(3)中度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1/2,下垂量约为3~4mm;
(4)重度下垂,上睑缘下落到瞳孔中央水平线或以下,遮盖瞳孔1/2~2/3或全部,下垂量约为4mm或4mm以上。
(测量原位时的两侧睑裂高度,两者之差即为下垂量。)
2、提上睑肌肌力的分级(对于检查合作的大孩子)
(1)提上睑肌肌力测量方法:用拇指向后压住患侧整个眉部,尽量完全阻断额肌提上睑的作用。嘱患者尽量向下注视,用米尺零点对准上睑缘,再嘱患者尽量向上看,睑缘从下向上提高的幅度(以mm来表示)即为提上睑肌肌力。注意手指切勿向上或向下压,以免阻碍上睑运动,影响检查的正确性。
(2)正常人的提上睑肌肌力在无额肌的参与下为13~16mm,有额肌参与可增至16~19mm。根据临床手术选择的需要,可将肌力分为三级:
良好(大于10mm)
中等(4~9mm)
弱(小于4mm)
二、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时机的选择
1、先天性重度或完全性上睑下垂(指上睑遮盖瞳孔2/3或以上者)
(1)如单侧完全性上睑下垂者,建议在患儿1-2岁左右手术。
理由:
为避免形觉剥夺性弱视,理论上越早手术对于患儿的视功能改善越好。
1岁内全麻手术,全身情况不稳定,全麻风险太大。
1岁内手术,幼儿提上睑肌和额肌发育不完全,较薄、易碎,术中额肌易受损,易引起纤维化,因此过早手术必然影响手术效果。
我科已对几百例1~2岁重度上睑下垂施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中我们观察到小儿额肌虽然较薄,但基本发育良好,分离时不易受损,相对自身较薄的睑板和眼轮匝肌,制作的额肌瓣足以将上睑提到理想的高度,且上睑不显臃肿。而且,年龄越小,额肌分离越容易,出血相对较少,术后恢复快,随年龄增长,重睑越显自然。所以通过实践我们也认为:儿童重度上睑下垂者,只要全身状况良好,1-2岁即可手术。
形觉剥夺弱视尽早为孩子施行手术,不要拖延。
对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手术的孩子,需要做手术前的弱视预防治疗。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遮盖健眼时间。
每天遮盖健眼一次或者隔天遮盖健眼一次。
遮盖后观察上睑下垂眼注视情况。
(2)如双侧完全性上睑下垂,建议在患儿3岁―学龄前手术。
理由:患儿多采取仰头视物,因此不存在遮盖性弱视的发生,不必过早手术。但由于患儿长期仰头视物可造成脊柱后弯畸形,因此也不能太晚手术。
2、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上睑遮盖瞳孔1/2左右),手术时机依赖散瞳验光屈光状态的判定。
如存在屈光异常、判断有弱视者应在3岁左右手术,术后尽早进行弱视训练。
如无弱视的患儿,由于外观不良,可造成患儿人格心理发育障碍,再者由于下垂的上睑压迫角膜可造成角膜不规则散光,如家长有手术要求者可在学龄前手术。
3、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上睑遮盖瞳孔1/3或以内),建议12-15岁以后尽量局麻手术。
理由:此种情况多数患儿不存在弱视,不影响外观,若能配合局麻,手术风险更小。肌肉发育较成熟,手术效果更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