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其发病突然、难以预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过敏性休克与其他类型休克不同之处,在于其会发生急性喉头水肿、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多、肺泡内出血、非心源性高渗出性的肺水肿等,一系列可迅速导致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严重病变。面对如此急症,我们该如何从容应对呢?
第一步:切断过敏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准确及时地判断过敏原在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时候不容忽视。
常见的过敏原及过敏途径,您了解多少呢?
1、呼吸或经皮肤接触摄入:常见的有昆虫叮咬,以膜翅目之昆虫最为常见,如蜜蜂、黄蜂、虎头蜂等。呼吸系统摄入常见的有吸入花粉过敏等。
2、经消化道接触摄入:对于某些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进食某些食物也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如鸡蛋、海鲜、菠萝、桃子、花生(儿童期)等等。如果是经口摄入食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切断过敏原」无疑指的就是需要留置胃管了,必要时洗胃。
3、经静脉摄入:药物过敏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注射途径给药,口服药物亦可引起,但机会较小。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种类不胜枚举,如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剂等等。
温馨提示:了解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窗,有助于判断过敏原:大多数接受药物注射或昆虫叮咬的患者在5-15min即可出现症状。严重者可在5min之内发作,往往发病越早病情越重。而食物过敏者则可在20-60min发病。
第二步:保证呼吸道通畅对于过敏的患者,呼吸不畅必缺氧,不要犹豫,需要马上吸氧处理,给予4-5L/min高流量吸氧,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需要气管插管,困难插管的患者可能需要气管切开。目的只有一个,务必保证呼吸道通畅!
第三步:肾上腺素来帮助由于肾上腺素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面对过敏性休克,究竟该如何使用肾上腺素?目前各个书籍指南说法不同。根据《201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在对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时,应早期给予肾上腺素肌肉注射。特别是具有低血压、气道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一般来说,多用肌肉注射法给药,肌注剂量0.2~0.5mg(1:1000),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对于需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患者,静注的方法更为推荐。对于无心脏骤停的过敏性休克中可以用0.05~0.1mg肾上腺素(1:10000)静注(为常规用于心脏骤停剂量的5%-10%)。切记:过敏性休克时肾上腺素切不可直接静脉使用,务必稀释!若不稀释,则患者很有可能被「秒杀」。另外,指南还提供了一种0.1~0.5mcg(微克)/min/Kg的持续静脉滴注的用法,可替代静推应用。但应用过程中建议血液动力学检测。
第四步:建立静脉通路补液为方便抢救患者,务必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并第一时间静推地塞米松5-10mg,然后根据病情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选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或甲泼尼龙80-120mg缓慢静滴。当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时,应同时给予抗休克药物,如静滴去甲肾上腺素,用1-2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100ml液体中,以4-10μg/min的速度滴入。或给予间羟胺10~40mg加入100ml液体中缓慢滴注。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随时调整滴速;伴有心力衰竭可同时给予其他具有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5~20mg/kg/min)。过敏时由于组胺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渗出血管外,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故应同时补充生理盐水等液体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第五步:辅助用药组胺的释放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罪魁祸首,因此抗组胺的治疗也是势在必行的。通常肌注异丙嗪25-50mg。神志清醒者可口服西替利嗪20mg或地氯雷他定10mg。也可以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抗过敏治疗。需要注意的是,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需要用等量的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以免血钙升高过快引起心律失常。使用葡萄糖酸钙期间禁止使用强心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