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指人体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肝脏内脂肪堆积并超过肝脏重量5%的疾病,属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两大类。
流行情况与危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吴静
当前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且趋低龄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达20-30%,在亚太地区达12-24%;在我国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成人发病率为12.6%-25%,儿童2.1%-7.5%,
脂肪肝是一个患病普遍,却又易被忽视的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其不仅可以与病毒性肝炎合并存在,而且具有潜在进行性,无论是肥胖、2型糖尿病还是酒精中毒所致肝病,均包括三个逐渐发展的病理阶段: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肝癌而导致死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与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肿瘤密切相关。为此,脂肪肝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脂肪肝的有效防治可望改善广大患者的预后。
如何诊断
长期以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缺少特异性生化指标可供检测,肝脏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属有创性检查而难以常规开展。因此,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疗效的判断都必需依靠影像学检查来实现,超声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CT在当前则适用于特定患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MRS尚未进入实际临床应用阶段。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首先一般应有超过5年的长期饮酒史,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其次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另外尚需排外嗜肝病毒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
如何防治
脂肪肝的治疗策略着重予阻止疾病进展,积极祛除原发病及诱发因素,如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酗酒等。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健康教育,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热能、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酒,坚持体育锻炼。2、纠正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调整血脂;3、避免“二次打击”,减轻肝脏负担;4、对伴肝功能异常、代谢综合征、经基础治疗3-6月仍无效,以及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脂肪肝和病程呈慢性进行性经过者,可采用针对肝病的药物治疗,包括以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的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和水飞蓟素等相关药物,一般选用1-2种治疗半年以上,或用至转氨酶复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脂肪肝消退为止。
总之,单纯性脂肪肝是肝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祛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会在数月内完全消退。不过,若病情已发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完全康复常须半年乃至数年时间,少数患者即使去除了病因,仍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因此,关注脂肪肝,加强脂肪肝的早期诊治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