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目的是解除病痛,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外科是相对内科而言的,主要借助手术刀来处理病灶,达到治病的目的。外科疾病,不论是外伤、感染、炎症,还是肿瘤,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局部与全身的表现、治疗的方式以及治疗的预后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几乎所有肿瘤在早期都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但是过了早期则随着分期的提高彻底治愈的可能性成几何级数的下降,乃至不可能。急性化胧性胆管炎只要果断手术切排引流,就能花险为夷,相反如果错过了时机,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阶段,手术就没有任何意义。
胆囊结石是个非常多见的疾病,就结石本身而言,没什么了不起,在拥有腹腔镜技术的今天,处理并不困难。但是,恰恰是手术干预的时机问题,对治疗的预后造成了极大的差异。以往,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病人和医师都是等到出现了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胆囊坏死甚至穿孔、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才予以胆囊切除。然而,这种情况下,要么因为胆囊切除难度增大从而增加手术并发症,如胆管损伤;要么因为手术前准备不足导致手术死亡增加或者因为术前没有发现导致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要么因为反复胆囊炎症发作造成腹腔内广泛粘连,使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无法进行,或即便勉强完成了手术,但手术后的炎症过程比较复杂,造成术后肠粘连和肠功能紊乱;要么因为已经引起慢性胰腺炎,术后必然发生腹泻。我们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凡是胆囊结石,只要手术前没有明显症状,特别是不伴发热的病人,手术后均无后遗症。而术前已有胆囊结石常见的自身症状以外表现的,则手术后这些症状也并不消失,似乎“动着恒动,静着恒静”。
因此,从某中意义上讲,外科治疗的宝典:第一是时机,第二是时机,第三也是时机。
既然手术时机对于外科治疗来说具有决定成败的意义,那么作为外科医师应当赋有主要的责任。这种责任具体表现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和技术修养,使自己具有认识和作出手术时机判断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说服病人和家属配合医师共同用外科手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大众的健康普及和医患关系重构都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