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和诊治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又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或“退形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变性关节病变,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最常见的是累及膝关节。本病是中老年人及重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
病因主要有:
1、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例如纺织女工、电焊工人、种植大棚蔬菜的工人。体位导致膝关节软骨损伤。
2、肥胖。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是病情加重的因素。
3、性别因素,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约4:1. 4.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4、外伤和力的承受。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目前丛海波教授拟通过临床科研探究胶东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5、饮食因素目前丛海波教授拟通过临床科研探究胶东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临床表现
1、疼痛:几乎所有病例都有膝部疼痛。疼痛的程度一般为轻度和中度,少数为重度,偶见剧痛或不痛。疼痛的特点为始动痛、负重痛、主动活动痛及休息痛。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后期出现不活动也疼痛,睡觉也疼痛,即静息疼痛。
2、肿胀畸形:由于关节积液、软组织变性增生、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出现关节肿胀,日久变形,甚至半脱位改变。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协调性改变,如打软腿、滑落感、跪倒感。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运动能力减弱,如关节僵 硬、不稳、活动范围减少及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诊断标准:
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治疗:
在病变早期也应当采取适当的保健和预防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骨性关节炎发展缓慢,早期症状较轻,无明显功能影响,所以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治疗的,只有出现关节僵硬,剧烈疼痛,才为治疗指征。
非手术治疗方法:
1、适当休息:
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和生活,不可使受累关节过度负重、受潮、受凉、过于劳累,并应避免久坐、久站。不应使膝关节处于某一体位长久不动,应适当活动关节。消除关节劳损因素:肥胖病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即使减轻3-4公斤,效果也非常明显;坚持多乘车(包括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的路。
2、股四头肌功能训练
会专题介绍
3、理疗
可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可用热敷,最好是湿热敷。热气浴、温泉浴也可应用。透热或超声疗法可用于解除亚急性期疼痛,感应电可用于肌肉萎缩。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均有消炎止痛的良效。有条件作温热矿泉浴、旋涡浴则效果更好。
4、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仍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有效药物,常用常用药为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等。配用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效果较好,但是这类药物不可避免的都具有胃肠道刺激。肠胃不好的病人禁用。
5、注射疗法:
分局部痛点注射和关节腔内注射两种,均应严格消毒,定位准确。注射疗法的特点是药物直接到达病灶局部,可以消除炎症刺激,阻断病理反射的发生和发展,消除炎症渗出增生肿胀,缓解肌肉紧张或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制止原发和激发疼痛。
手术方案:
1、关节镜手术。
通过关节镜不仅能看到关节腔内的情况,还能在关节镜下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膝关节,清理关节内的滑膜碎屑和软骨碎片,并在磨损严重、比较粗糙的区域钻孔,以促进新生软骨的修复,当然,新生的软骨与原来的软骨不一样,是纤维软骨而不是“原装的”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在生物力学功能上远不及透明软骨,但能起一定的代偿作用,而且能延缓软骨的进一步破坏。但关节镜手术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有效,即使手术成功,也只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手术远期效果不肯定。
2、截骨术。
截骨术适用于关节负重力线不正,负荷分布不均,一侧负荷过重而另一侧完好,或者膝内翻、膝外翻畸形。截骨术能够矫正力线异常,使比较完好的一侧关节面承担较多的体重,改善关节负重状态,从而减轻症状。这种手术的优点是比较适合于有膝内翻,活动又多,又不愿意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一截骨处愈合,不会限制活动水平,其可以参考不均匀沉降理论。
3、软骨成形术。过去,软骨成形术是指手术清除退变的关节软骨面及硬化的软骨下骨板,或在软骨下骨板钻孔,促进软骨修复。虽然修复的是纤维软骨,而不是正常的关节软骨,但纤维软骨在一定程度上起代偿的作用,并能延缓关节的破坏。近来软骨成形术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先在关节镜下清除退变的软骨,同时也切取少量健康的正常关节软骨组织,将正常的关节软骨组织在实验室中培养两周,再重新植入关节内,培养的软骨组织能够刺激原先破坏的软骨组织再生,这种手术对年轻人早期骨性关节炎的软骨缺损治疗效果较好,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还不太清楚。受到条件限制,目前这种手术方法在国内还没有广泛开展。
4、人工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终解决方法就是用人工膝关节置换关节面,一般只有60岁以上的患者才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对年轻的患者,除非是没有其他的选择而病人病变临床症状较重时,一般不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医学教育和及时针对性治疗。还需要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制订综合全面的治疗方案。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休息和运动相结合。骨性关节炎的后期治疗以上方法都不能改善症状时,就需要行手术治疗----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说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实际是一种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剔除软骨,用人工件替代,好像装修的贴磁瓦工程一样。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有许多老年朋友受益于它而不再受病痛折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