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时患者应当站立,最好是站在长凳或椅子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应该按序进行,特别应该强调前两步。
水肿显示早期静脉疾病的功能改变。应该在特殊的解剖点测量肢体周径以客观的显示水肿的程度。应当描述皮肤色素的改变尤其是踝部以上的,它显示了严重的静脉功能不全。可能存在相关的脱屑性皮肤病。
静脉性溃疡通常出现于足靴区(内踝上方的区域),低位三支主要穿支静脉的位置,此区域要承受最大的静水压力。要记录溃疡的面积和深度及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
肢体触诊要评估皮下组织水肿的顺应性。更晚期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在触诊时有木质感。应该感觉皮肤的温度,如果皮温升高,提示有深层的蜂窝织炎。在比较肥胖的患者部分曲张的浅静脉不容易看见,所以触诊是确定此类曲张浅静脉的最好方法。在小腿触诊时发现圆形的皮下缺损区,通常提示此处为功能不全的扩张穿支静脉。手术前应该在皮肤上标记该区域或使用图示的方法标明该区域距离内踝的位置。
听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的部位是否存在动静脉瘘。如果存在听诊通常可以发现连续性杂音。如果将多普勒探头置于曲张浅静脉处可以发现跳动的动脉成分。这也会导致皮肤温度的升高。
止血带试验
体格检查中的止血带试验主要是为了明确浅静脉系统瓣膜功能不全的水平和确定是否累及深静脉系统。具体方法教科书或其它网站有详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多普勒超声的普遍使用,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这类传统的功能实验已经很少应用了。
静脉影像学研究
尽管详细的体格检查能显示大量有用的临床信息,但血管影像技术对静脉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的研究概括的被分为生理和解剖的检查。静脉造影和多普勒扫描能提供详细的解剖细节,包括静脉、穿支静脉的影像,鉴别阻塞病变,对节段性静脉返流进行评估。生理资料可以从多种容积描记法获得。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治疗作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的基础治疗已经有几十年了。患者在坐位休息时将足部抬高于大腿和仰卧时足部抬高于心脏是被普遍接受的治疗CVI和静脉性溃疡的有效方法。然而这是一个短期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患者正常的活动状态和促进溃疡的愈合并防止其复发。
压迫治疗
公元前八世纪希伯来的预言家Isaiah就提出使用绷带治疗。1676年Weismen介绍使用狗的皮肤做成长袜用于治疗静脉溃疡。Jobst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明了活动时梯度压迫治疗静脉溃疡。Jobst本人患静脉溃疡病深受折磨,然而他观察到他的腿部症状在他直立于游泳池中时有所减轻,据此他设计出了第一双梯度压迫袜,用于模拟游泳池水对他的腿所施加的力量。
60年过去了,这种梯度压迫治疗仍然是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基础治疗。
其它的压迫治疗包括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循序包裹患肢也可起到梯度压迫治疗的作用。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绷带的松紧度(即压迫的力量)不易掌握,压迫太紧会导致肢体因动脉受压而出现缺血,也可能因为包裹时造成压力梯度颠倒(上端压力大而下端压力小)而造成症状加重。同时绷带容易自行松解导致压迫失败。现在倡用穿着医用弹力袜,既可靠,又简便。
医用弹力袜有各种不同尺寸及压力分级:按 尺寸有短腿(膝下)、长腿(至大腿)及连裤袜等。按压力有低压(预防型18mmHg左右,K1):适用于静脉曲张、血栓高发人群的日常保健预防。 中压(治疗型20-30mmHg左右,K2):适合浅静脉曲张、血栓的治疗与预防,下肢肿胀等。
高压(治疗型30-40mmHg左右,K3):适用于明显的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血流淤滞、静脉炎、严重妊娠期静脉曲张、大小隐静脉剥脱术后、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后、小腿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不可逆的淋巴水肿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