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有数据表明,我国的老年人口正以年均800万的速度增长,关爱老人已成为我们年轻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了解,70%以上的老年人正忍受着各种关节疼痛的折磨,而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占所有关节炎的40%以上。
蹲下起不来,爬楼梯或长时间活动后时膝关节痛加重,手指及脚趾变形,早上起来手指发僵,要活动一会才能灵活,有时候走着走着膝盖突然就不能打弯了,必须歇一会,不知道怎么动一下就又能走了,关节还嘎嘣嘎嘣老响,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些都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们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骨关节炎呢?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我们所说的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病等都属于骨关节炎的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骨关节炎的疼痛多出现在负重关节如膝、髋等,关节痛与活动有关,在休息后疼痛可以缓解,在关节静止久后再活动,局部出现短暂的僵硬感,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活动后消失,受累关节往往伴有压痛、骨性肥大、骨性摩擦音,少数患者有畸形。
目前骨关节炎的发病已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已提前至38岁,创伤、铸造工人、矿工和公共汽车司机等反复使关节劳损的人群、肥胖也是患骨关节炎的高危因素。
骨关节炎目前虽然不能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使疼痛减轻,功能改善,甚至能防止疾病进展。治疗原则应以非药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患者教育、运动和生活指导及物理治疗等,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年时营养合理,终身保持适度合理的运动,不过量运动并防止急慢性损伤;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和缓运动为主;当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时应减量甚至停止运动。同时应注意保暖,保持合适体重,对防治该病均有好处。
关节病变较重的老年朋友应扶手杖行走,减轻关节负担。有氧运动: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热疗、水疗等,可以止痛、消肿和改善关节功能。
很多人对于骨关节炎有很多的误区,以为多进行体育锻炼就能“松一下骨”,缓解疼痛症状,但是其实在骨关节炎急性发作、出现疼痛的时候最好还是以休息为主,千万不要爬山爬楼梯,更不能在提着重物的情况下长时间走路。即使想活动一下,都应该坐在凳子上,轻轻地抬脚和屈伸关节。此外,有人认为既然不能动,就天天睡着躺着,美其名曰“休息”。但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变得更不稳当。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止痛药物、注射药、局部外用药、改善病情的药物及软骨保护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但老年患者应注意心血管和胃肠道的双重风险。关节腔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疼痛、减少渗出,疗效持续数周至数月,但在同一关节每年不超过3次,2次之间的间隔至少在1个月以上,否则可能导致软骨损伤。
透明质酸(玻璃酸钠)对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保护软骨均有效,治疗效果可持续数月。一般一周1次膝关节腔内注射,4~6周为一疗程。局部外用药如辣椒碱也可减轻疼痛症状。改善病情的药物及软骨保护剂一般起效较慢,需治疗数周才见效,具有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胶原酶活性,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蛋白聚糖和滑膜细胞合成透明质酸,以及恢复和增强关节周围组织微循环等作用。既可抗炎、止痛,又可保护关节软骨,有延缓骨关节炎发展的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硫酸软骨素等。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且影响病人日常生活的,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关节置换术对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等,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
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
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
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
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骨关节炎的出现就如同人的衰老一样,是个不可抗逆的过程。我们应该把保健工作渗入到日常的细节中,让老年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