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asma:有时也被称为肝斑(chloasma)、妊娠斑(the mask of pregnancy)。黄褐斑是以颧骨部为中心的颜面部皮肤出现的界限不清、外形不定的淡褐色色斑。多数情况下左右对称分布,有时候可以出现在前额、口唇。下颌骨的突出部位也容易出现。多发于有色人种(西班牙裔、东南亚裔等)。女性占大多数,男性偶发。是一种获得性的色素沉着疾病,发病年龄在20-40岁。妊娠和日晒会使得病变恶化(但这是颜面部色斑的共同现象,不是黄褐斑的特异性表现)。其症状会随时间变化。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修订稿)
一临床诊断标准
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二临床分型
(一)按皮损发生部位分为4型。①蝶形型:皮损主要分布在两侧面颊部,呈蝶形对称性分布。②面上部型(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③面下部型:皮损主要分布在颊下部、口周。④泛发型:皮损泛发在面部大部区域。
(二)按病因分为二型:①特发型:无明显诱因者。②继发型:因妊娠、绝经、口服避孕药、日光等原因引起者。
我科诊断标准:①16岁以后发病,后天性的面部色素斑,往往出现在颧骨部、前额部和口唇周围。
②褐色、弥漫性色斑,有时候呈现网状。边界不清,但有时候会在一些特定部位出现边界(比如颧骨上缘和眶缘一致呈线状)
③症状会有变化。
④女性多见。
⑤基本没有外伤等诱因,但有的时候外伤性色素沉着会转化为黄褐斑。
⑥在有毛发的部位如发际线内,眉毛等部位一般不生长。
治疗方法:黄褐斑是一种难以治愈性疾病,但是不痛不痒,没有自觉症状,只是影响面容美观。很多患者由于缺少自律性、嫌麻烦和缺少信心放弃了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不止是吃饱穿暖了,开始讲究生活品质,讲究美与健康的时候,对黄褐斑的治疗要求就上升了。但是现阶段确实没有一种确切的治疗手段能迅速淡斑,且避免复发。所以黄褐斑的治疗是综合的,多方面的。
1、葛西式的保守治疗。首选疗法。就诊医生时应彻底卸妆,拍照全面部诊断。每月一次来院复诊,观察并记录改变,检查是否有规律避光、防晒、服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用力摩擦皮肤,禁止一切患处的美容操作(按摩、熏蒸、换肤等等),确切避光,被告知1年半时间大约90%的黄褐斑能够减淡缩小甚至消失。
2、口服氨甲环酸(妥塞敏)。门诊就诊检查排除口服药物的禁忌,检查凝血时间等并监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每天500mg,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粒。1-2个月开始出现效果,疗程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服药不规律或过早停药可导致复发。
什么人群禁用氨甲环酸治疗?
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的患者,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冠心病患者、血栓病患者、有凝血问题的患者,服用血液稀释药物如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的患者以及对疗效期望值太高的患者不要使用氨甲环酸治疗。
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月经量减少,腹泻、皮肤过敏、血栓栓塞等。
3、白瓷娃娃。弱Q开关1064激光治疗。每月一到两次,治疗期间严格防晒避光,结合治疗后类人类胶原蛋白面膜的治疗。
4、IPL。有风险,能量大反而色沉,其他方法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尝试。需结合氨甲环酸口服或者美白针注射治疗。
5、其他内用药:维生素E、维生素C的混合制剂;谷胱甘肽;中医中药治疗?心理科治疗?
6、治疗和避免刺激性因素:妇科疾病、肝脏疾病、睡眠障碍、易怒、脾气暴躁、肥胖缺少运动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