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增生。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称腺样体肥大。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一、局部症状
儿童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
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听力减退和耳鸣。
2、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易并发气管炎引起咳嗽、咳痰等。
4、睡眠打鼾:由于腺样体阻塞气道,睡眠时肌肉松弛加重气道阻塞,引起睡眠打鼾,呼吸费力,严重者出现呼吸暂停、憋气。长期夜间缺氧导致儿童智力及身体发育障碍。
5、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二、全身症状
全身发育和营养状况较差,并有夜惊、磨牙、遗尿、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射性症状。此外,长期呼吸道阴塞、肺换气不足,将引导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者可导致右心衰竭。
三、 诊断
1、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腺样体面容”
2、口咽检查硬腭高而窄,常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3、鼻咽镜检查在鼻咽顶部和后壁可见表面有纵行裂隙的淋巴组织增生肥大,象半个剥了皮的小桔子。
4、鼻咽侧位片测量:可明确鼻咽气道的阻塞程度。
5、触诊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
6、X线鼻咽侧位拍片,有助于诊断。
7、CT:可见鼻咽气道变窄,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与头长肌相近,左右侧对称,前缘光滑或呈波浪状,向气腔突入
3.治疗
腺样体肥大并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如伴有扁桃体肥大,可与扁桃体切除术同时进行。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腺样体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手术,目前手术多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由于损伤小,无出血,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已经成为我科的常规手术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