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性、非感染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均可发病。
对银属病的发病率,我国近年还没有很好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早在198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银屑病的发病率为0.12%。尽管发病率并不算高,本身也不会危及生命,但临床治疗上还是比较棘手的。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从肘部、膝部的局部银屑病斑块到全身斑块程度各异,多数的患者被评价为轻度疾病,少数为中到重度疾病。
尽管很难确定银屑病的严重程度,但是多数皮肤科学者都同意在判断银屑病的严重程度时,还需要考虑患者对于疾病活动度的感觉以及对于曾经使用过的治疗方法的疗效。局部用药、光(化学)疗法和系统疗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许多种治疗方式。
但是,目前见有的治疗方法似乎还不足以完全控制银屑病。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目前比较常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多数患者可采用局部治疗,其中维生素D 类似物和局部用皮质类固醇是一线用药。他扎罗汀可作为维生素D疗效不佳时的替代选择。在有些患者,也可以选择地蒽酚和煤焦油进行治疗。
UVB光疗或光化疗(PUVA)可用于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全身治疗,如甲氨蝶呤、环孢霉素、阿维A酸仅用于局部治疗或光疗无法控制(因治疗耐受或毒性)的患者。
皮质类固醇激素:单次皮损内注射类固醇可治愈小的斑块,并持续消退数月。
局部类固醇激素起效快能控制炎症和瘙痒感,暂时性缓解,最适用于间擦部位和面部,持续用药疗效会降低,长期使用固醇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
钙泊三醇(大力士):良好耐受,可长期缓解 但部分患者局部有灼热感及皮肤刺激症状。最适用于中度斑块型屑病。是目前疗效最好的外用药之一。
他扎罗汀(Tazorac) :疗效好,和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可控制皮肤刺激症状并能提高疗效。
蒽林: 用于慢性斑块状银屑病,地蒽酚可与其它药物或疗法联合应用,如地蒽酚与UVB联合应用或与焦油浴和UVB联合应用。
短程接触疗法与UVB联用可显著延缓复发并能减轻红斑刺激的症状。与焦油联合应用,比单用地蒽酚刺激性小,而且不影响其抗银屑病活性。
对于较厚的皮损,可先用角质溶解剂,然后应用复方地蒽酚。当皮损消退后,酌情维持治疗。主要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发红、灼热、瘙痒等症状。指甲头发可染为红褐色。
焦油 :新的制剂应用较前方便,但仅仅对某些病人有效果。联合中波紫外线疗效最佳。
中波紫外线(UVB) :最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案是合并焦油或他扎罗汀的紫外线疗法。合并他扎罗汀的中波紫外线疗法可更迅速更有效的清除皮损。多项研究表明合并局部糖皮质激素的紫外线疗法其诱导的消退持续时间较短。当钙泊三醇与UvB合并使用时,其疗效比单独UvB光疗的疗效好。
2、系统治疗
局部治疗有其局限性。许多中~重度银屑患者对最强效的局部治疗方案无反应,或是皮损范围太大以至于局部治疗不可行。
中~重度银屑病定义为体表皮损面积≥ 20%或是对局部治疗无反应,可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光疗、PUVA、阿维A酸、甲氨喋呤、环孢菌素A等或生物制剂。有许多系统性药物可用,其中有些药物有潜在的严重毒副作用。甲氨喋呤是非常有效的,也是相对安全和良好耐受的。但是使用甲氨喋呤后需要定期查血常规和
肝脏活检,使许多患者和医生不得不放弃使用该药物。PUVA有效并相对安全,阿维A酸能加强PUVA的疗效,可单独用于治疗斑块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阿维A酸也有许多类似的副作用。
羟基脲无肝脏毒性,因为其只对少部分患者有效,因此并不是常用药物。环孢菌素起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损害肾功能。鉴于以上问题, 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建议使用适当的联合治疗或交替治疗方案。通常联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较有利的联合治疗有:局部维生素D3和局部皮质类固醇;局部维生素D3加全身治疗;局部维甲酸和光疗;局部维生素D3和光疗。下列治疗联用可
以增加毒性,应该避免:维甲酸和环孢菌素A (细胞色素P45O);环孢菌素A和光疗; 甲氨蝶呤和阿维A酸(肝脏毒性)。交替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累积毒性最小化,在最初的治疗到达毒性水平以前,从一种治疗转换为另一治疗方法,或者由于最初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而副反应增加。在应用相对长时间(几个月或数年)后就
进行交替治疗,降低药物的累积毒副反应。最早应用的交替治疗是UvB加焦油,PUVA,甲氨蝶呤和依曲替酯,每1~2年更替一次。外用药,系统用药,光疗可以交替使用。生物制剂也可在交替治疗中发挥作用。
对于局部治疗、光照疗法和系统性治疗疗效不佳或有治疗禁忌证的重度患者,还可以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特异性抗体来中和、封闭和调节各个银屑病的免疫异常环节,使其临床疗效得到大大地改善。
例如使用英利昔曼十周后,可使约80%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PASI积分平均下降75%。每周两次皮下注射依那西普(Etanercept/Enbre1),12周后可使关节型银屑病患者好转率达8 87%。这些新药的问世无疑为治疗和攻克银屑病带来新的希望。新药和新疗法还要经过大量广泛的临床实践才能确定其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银屑病的治疗有许多药物和方法。每种治疗药物及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一种药物或方法是最好的。如何把这些药物或方法进行优势互补、联合使用,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缓解期、降低成本、提高顺应性是每个皮肤科医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除了要考虑疗效、安全性、疾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皮损的类型和部位、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既往治疗反应外,还要注意治疗药物和方法的长期不良反应、疗效/价格比、利弊等,有时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因此,银屑病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并与时俱进。
银屑病本身并不会导致患者死亡,但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生活质量问题是银屑病诊疗过程中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心脏病、呼吸疾病等不同的是,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皮肤是人体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如果不重视皮肤病损对患者自我形象、心理状态的
影响,有时即使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仍可能会对治疗结果感到不满意。有一项研究发现,随着病情的加重,有一些心理特征与疾病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如做事情总是需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对负面评价的恐惧、难以表达愤怒以及产生抑郁情绪等。
因此,有些学者提出将患者的自我评价作为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准也有一定道理。因此,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教育患者正确认识银屑病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借助政府力量进行相关的公众教育,加深民众对银屑病的理解也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目前的治疗还不能彻底根除银屑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的发作。很多情况下,这种抑制作用也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现有的医学水平只能做到这样,但是很多患者并不能理解这一点,往往要求完全消除银屑病引起的损害(除根)。
另外,许多治疗方法价格昂贵、不便于长期应用或者有明显的毒性,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一项研究显示,在银屑病门诊接诊的患者中,有40%成人有时或从来不遵守医嘱用药。
这就要求在治疗之前,要为患者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目标和计划,这一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来完成。在初诊时就应向患者讲明银屑病的病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与患者一起制定现实的治疗目标。通常需要能迅速缓解症状以鼓励患者遵嘱用药,并能在安全的前提下维持长时间的缓解。
另外根据我们长期治疗银屑病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一套有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药辨证口服、中药药浴、窄谱紫外线照射、封包、穴位注射等,有效率大大提高。待皮疹大部分或全部消退后给予中药长期调理防止复发,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首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