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
患者,女,55岁。右上腹闷胀不适1年,疼痛1个月入院。体检:T37.8℃,P94次/分,BP16/11kPa,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局限性隆起,肝脏肋缘下4cm,触诊表面欠光滑,囊性感,压痛,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HBSAg(―),AFP(―)。B超及CT均示巨大肝囊肿。手术所见,肝脏肿大,被膜尚完整,囊肿位于肝右叶,大小32cmx21cmx20cm,囊内为暗红色液体及坏死组织,清除囊内组织后将囊肿及受压的肝右叶一并切除,肝创面大网膜填塞。
2、病理检查
囊性肿物26cmx18cmx10cm,表面略光滑,灰红色。囊内残留少量褐色液体及坏死物,内壁粗糙不平,灰白质脆,壁厚1cm-3cm,一侧附有6cmx3cmx1cm肝组织,与囊壁粘连。镜下:瘤细胞梭形或上皮样,梭形细胞长梭形为主或略肥胖,排列紧密,栅状及漩涡状,胞浆一侧可见细长的纤维丝,核异型,分裂象>5/10HPF;上皮样细胞丛状或束状排列,细胞类圆或多角形,胞浆中等嗜酸,核大较深染,核仁明显,核>6/10HPF,散在瘤巨细胞,间质水肿及粘液变性,瘤组织向肝实质内浸润性生长。网状纤维染色:细胞致密区网状纤维细长而直,行走于细胞之间,纤维与细胞系密切但不包绕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S-100(+),Desmin(―),AFP(―)。
病理诊断:原发性肝脏巨大恶性神经鞘瘤;伴出血坏死、囊性变。
随访:1年2个月复发,1年11个月死亡。
3、讨论
恶性神经鞘瘤又称恶性神经鞘肿瘤(MPNST),神经源性肉瘤、未分化神经纤维瘤等。多发于头颈、肢体及腹膜后,原发于肝脏实属罕见。其来源可为雪旺氏细胞,神经内衣或神经束衣细胞。本瘤组织学没有明确的特征,常伴出血坏死、囊性变,间质粘液变性,瘤细胞有编织状、漩涡状或栅状排列,核分裂易见,这些在病理诊断时应引起重视,与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不易鉴别时可借助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本瘤预后与恶性程度有关,常见局部复发和转移,平均存活期只有44个月左右,D′A-gostiono和White报告的2组28例恶性神经鞘瘤18例死于此瘤。尽管有些病例病史较长,但从临床发展来看无疑是高度恶性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