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汤加味治疗尿频、漏尿兼咳嗽1例
王某,女,61岁。洛阳栾川人。尿频,漏尿伴咳嗽6年余。患者2010年秋天,农忙劳累、受凉,出现咳嗽,因掰玉米,种小麦太忙,未到医院正规治疗。自行服用偏方“蜂房炒鸡蛋”,咳嗽稍有控制。大约1个半月后,出现尿频,大约每1~2小时1次小便,同时伴有尿不尽,但尿量正常。县医院打针、吃药无效。此后,尿频,尿不尽的问题始终困扰,渐趋加重。并且咳嗽也经常出现,尤其受风、受凉,天气变化的时候。2012年~2013年,小便基本每小时1次,尿不尽,尿无力,咳嗽,咳少许白痰,困倦乏力,尤其足膝无力。期间在洛阳及郑州的大型西医院内分泌科、泌尿科及呼吸科就诊,有说老年妇女,缺乏雌激素引起的尿道炎、膀胱炎,而补充雌激素的;也有说尿道狭窄,而需要做扩尿管手术的。但最终均未效果。咳嗽,呼吸科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吃药控制亦不理想。2014年曾在洛阳某中医院服用3个月中草药,小便一度可以控制到每2小时1次,体乏及足膝酸软亦有所好转。2014年年底开始,尿频加重,严重时大约每30~40分钟左右1次,且打喷嚏或咳嗽就会有小便漏出,痛苦异常,咳嗽、体乏也有加重趋势,又在郑州某西医医院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服药无效。2015年4月份开始,小便半小时1次,检查有“轻度尿路感染”,吃西药加中药至今,期间在洛阳当地一知名老中医处又吃2个月多月中草药,反而越吃越难受,脸色发白,周身倦怠乏力,气短。2015年7月因同学聚会,其儿子和我是高中同学,听几个同学说我中药开的好,向我提及此事,希望给予诊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男科李俊涛
1周后,7月18日在诊室见到患者。初诊症见:尿频,约30~40分钟左右一次,膀胱不能存尿,打喷嚏或咳嗽有尿液漏出,尿不尽,夜尿2~3次,脸色苍白,困倦乏力,爬楼2、3层或说话多,则有气不能接续,气短,胸闷感觉。足膝酸软无力,咳嗽,咳白色稀薄痰,量不多,稍受风冷则较明显,虽盛夏亦不敢用空调、风扇,自诉天再热也不觉得热。纳食尚可,大便质稀,量少,难解。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综合症状、舌苔、脉象,辩证认为,该患者为宗气不足,宗气者为胸中之大气也,“走息道而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宗气下陷,不能升举,胸中大气不转,则气短,乏力,气不能接续,失去温煦则肺卫不能抗邪,受风冷则肺气不宣,因而咳嗽,咳痰;气不能固摄津液,加之肺气不宣,水道不利,则气化不利,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则尿频、尿不尽,漏尿。
生黄芪30g、人参10g、升麻5g、柴胡5g、桔梗6g、紫苏子15g、款冬花15g、怀山药15g、乌药10g、益智仁15g、覆盆子15g、五味子15g、桑螵蛸10g。
7月27日,复诊,诉7剂后,咳嗽,咯痰消失,足膝较前稍觉有力,尿频,漏尿以及其他症状未见改善。二诊处方如下: 生黄芪80g、人参10g、升麻5g、柴胡5g、桔梗6g、紫苏子15g、怀山药15g、乌药10g、益智仁15g、覆盆子15g、五味子15g、桑螵蛸10g、木瓜15g。14剂。
重加黄芪至80g,意在重补宗气之虚;咳嗽、咳痰已除,故减去款冬花,保留紫苏子15g,意在宣降肺气,“肺为水之上源”,“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而有利于通利大、小便。五味子配合木瓜15g,意在敛肝收涩,防止肝气疏泄太过,从而影响肾气封藏。
8月13日,再次复诊,患者自己觉得慢慢身上有劲啦,和邻居聊天时间长一点,胸闷、气短也不太明显啦,现在可在客厅空调下呆着和家人一次吃饭、看电视,以前没找我用药时,只要家里客厅开空调,自己就得一个人赶紧呆在自己的卧室里,关起卧室门,再把窗户开一点,进点热空气才行,否则肯定要咳嗽、咳痰。大便解起来没有以前那么费力了,量也多了。不过患者心情似乎还是很低落,一直问我尿频,漏尿啥时候可以有改善,并且问我辩证是不是方向不对,需不需再重新换药。这也是我很郁闷的地方。用了21天的中药啦,尿频、漏尿还是依然如故,纹丝不动。深思良久,感觉既然用药后整个身体状况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可以肯定我原来对病机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认真说服患者,继续按二诊的处方服药15付。
9月1日晚,患者的儿子(我的老同学)打电话告诉我:这次服药可管用,尿频好的差不多啦,现在大概白天能2小时左右小便1次,夜尿1~2次,咳嗽早就没再犯过,偶尔打喷嚏也没有漏尿啦,大便也正常了。干活稍多点还感觉身困乏力,腰酸困,还有点黑眼圈,眼皮肿。
考虑到乏力,腰酸、黑眼圈、眼睑肿为“肾虚”无疑。电话告知用前方加狗脊15g、盐杜仲25g、续断15g。10剂。
9月15日患者儿子电话联系告知,现小便白天一般可维持在4~5次,夜里偶尔1次。腰酸、乏力已基本控制。数年顽疾时至今日终于得到较圆满的解决。嘱咐患者再按原处方,继续服药2周以巩固疗效。
此患者此所以治疗成功,关键点在于:患者的信任,有耐心,积极配合治疗至关重要。正所谓“王道无近功,宜缓缓图之”,对于久病之人,不可心无定见,频繁更换用药思路,频繁更换医生,是治疗的大忌。这也许得益于患者的儿子是我老同学吧。
声明:本文章所举病例使用的药物及剂量,是本人个人的临床经验体会,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应用,切不可盲目照搬,以免产生不利后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