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为常见病,因多伴鼻炎,故又称慢性鼻炎鼻窦炎,目前多用此名,其治疗较为混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为规范治疗方案,发布了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一、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
1、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这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临床分类1、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2、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三、药物治疗:
1、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喷剂,疗程不少于12周;全身糖皮质激素:只用于严重、复发性鼻息肉,可以口服强的松片(或泼尼松龙),疗程5-0天,最长14天(早上7点空腹一次服用)。不推荐全身或鼻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具体药物有辅舒良、雷诺考特、内舒拿、曲安奈德等(全部为喷鼻剂,选一种即可);
2、大环内酯类药物(如克拉霉素、红霉素等),具有抗炎作用,推荐小剂量(常规抗菌剂量的1/2)长期口服,疗程不少于12周。目前首选克拉霉素片,0.25口服,1/日,用1-3个月,每月复查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者慎用或加用护肝药;
对于急性鼻-鼻窦炎或者慢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发作,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敏感药物,常规剂量,疗程不超过2周。目前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剂静滴治疗。不推荐鼻腔鼻窦局部使用抗生素;
3、减充血剂,主要作用是喷鼻后可以使鼻腔通气,减轻鼻塞症状,以利于鼻腔鼻窦内的脓鼻涕流出来,如麻黄素滴鼻剂、达芬霖喷鼻剂、诺通喷鼻剂等,这些都不太适合6岁以下小儿患者的(儿童可考虑用生理海水),可以考虑短时间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鼻塞严重者可使用7-10天;
4、黏液促排剂主要作用是可稀化黏液,使鼻腔内的脓鼻涕变稀,并可改善鼻腔黏膜表面纤毛活性,促进鼻涕排出,药物有标准桃金娘油(商品名为吉诺通)、胺柠蒎肠溶胶囊(商品名为切诺)、沐舒坦等,仙露备,选用一种,用1-2个月;
5、对伴有变态反应的患者,指经常打喷嚏、流清涕的患者,可以口服第2代或新型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选一种短时间服用(10-15天);
6、部分中药对于改善慢性鼻-鼻窦炎的症状有一定效果,应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择药物。具体药物有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通窍鼻炎片、鼻炎康片、鼻炎片、香菊胶囊等中成药,选一种服用15-30天;
7、每日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主要作用是将鼻腔内的脓鼻涕冲洗出来。成人、3岁以上儿童、孕妇都可以用,安全、效果好,无刺激。可以长期使用,脓鼻涕多时多用,每日3-4次,脓鼻涕少时可以2-3天一次。(先用0.9%的生理盐水,后浓度逐渐增加到2%~3%)3-6个月。
四、手术治疗:
适应证:慢性鼻-鼻窦炎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手术治疗:
(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例如泡样中鼻甲、鼻中隔偏曲等);
(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3)经药物规范治疗3个月,症状改善不满意;
(4)出现颅、眶等并发症。
出院后定期进行术腔清理非常重要,并不是手术完成后就全部完成了,出院后只是完成了整个疾病治疗的的60-70%。术后复查规范,基本可以杜绝复发,就算有小的复发及其它问题,也能在复查过程中处理好。复查频次以术后恢复早期频繁,恢复后期可明显减少复查次数。一般是复查一次,就约下一次复查时间。
手术后药物治疗与上述慢性鼻-鼻窦炎术前3个月的规范药物治疗的原则相同。抗炎性反应用药1-3个月(半量克拉霉素);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喷剂,疗程不少于3个月;减充血剂术后7-10天;黏液促排剂用2-4周;对伴有变态反应的患者,选一种抗组胺药短时间服用(10-15天);部分中药选一种服用15天左右;每日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
相关文章